产品与资本市场均遇挫,长安在新能源领域为何会遭遇如此境地?

很正常的商业现象,不必过度解读。但是,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问答三个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新能源车,二是新能源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三是补贴对新能源车的发展究竟是利是弊。

不是长安,而是绝大多树新能企业面临这个问题;补贴退坡骗子离场,去年60多家造车新势力,今年倒闭了30多家。

全国9月份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显示,一路高歌猛进的新能源车迎来了首次负增长,大多数车企在清库存回笼资金。

其实谈到这个问题呢,应该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仅仅是长安新能源汽车遇到这样的境遇,也包括其他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导致这样的境遇,原因很多:

一、技术层面: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普遍遇到续航里程不足,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就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通常在300-400公里左右,这还是测试的数值,真正在道路上跑的话,还会因为路况的变化,导致实际的续航里程降低。再加上夏天打空调,冬天开暖气,都会极大的降低车辆的续航里程。另外,充电时间的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快充时间通常在半小时以上,这对那些时间观念强人来说,不太容易接受。

二、基础设施层面:虽然近几年国家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建了大量的充电设备,但是,还远远不能够满足需求,现实中常常会遇到加油站排队充电的现象,特别是节假日里。

三、车主心理层面:续航里程不足,充电时间有太过长,基础设施也满足不了需求,购买了新能源汽车跑不了长途,这些都是导致新能源汽车为什么没有太大的增长,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

四、国家宏观经济层面:中美贸易战导致整个国家经济有下滑的趋势,各行各业遇到发展的阻碍,经济不好,影响了老百姓的收入水平。

综上所述,影响了整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我来回答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当年的大方向,导致所有车企都投入大量精力去做,首先是因为政府补贴,其次是要市场占位,再次也是听说车企有油车和电车按比例生产任务。

长安本身在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而且近年来发展一直不错,新能源汽车是多一条产品线,没问题,但在新的领域毫无优势。车型基本是汽车模具加装电池组和电机,外观还是被市场认可的,但核心电池技术比不过比亚迪,价格相对北汽等也没明显优势,智能互联又比不过蔚来等互联网新秀。

新能源汽车本来自身就是市场边缘,竞争异常激烈,多家车企重点已经开始从家用转为出行市场。共享汽车也是不得已拼出来的市场,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没经住市场考验。

未来如果想拼出一片市场,那就得放下国企的身段,跟一下中小企业合作。找准一个方向,突出自己优势,比如和电池组有突出技术的公司合作。或者拉一个互联网公司,打破传统车企思维方式,在物联网和智能互联方向发展。甚至打造生态环境,自建并运营充电站,换电站等。用户选择新能源汽车不会考虑你研发投入多大,有多少创意,又请的是多牛的设计师,融入多少科技理念。只要用着方便,耐用,经济,就会倾向选择。

换一种销售思维,比如以租代售,把成本最高,用户最不放心,争议最大的电池组,改为公用方式,制定一种合理的置换方案。在众多产品竞争中突出一项自己优势,争取到市场和用户,不缺盈利模式。

本人也非汽车从业者,只是瞎说,也确实喜欢长安汽车,希望它能有好的发展,勿喷,谢谢!

做为2013年就购入江淮iev3电动汽车的车主,纵观这几年电动汽车市场和技术层面的发展。我只有一个感觉,我买早了,被骗补公司收割了一波!

从三电技术层面来说,目前国内只有比亚迪是相对靠谱的,所以也出现了比亚迪价格相对较高,仍然销量突出!这个现象和丰田在市场里的表现类似,好货不愁卖!用户没有一个傻子,懂得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安全层面来说,家用车必须买铁锂电池的,从群友反馈来说,三元的自燃防不胜防!宁可降续航也要重安全!

价格层面来说,你从各家东拼西凑买件组装,能便宜实惠么?

要技术没技术,要实惠没实惠,用户当然不会选择你!

新能源靠的政府补贴,现在汽车寒冬已经到来,汽车企业已经洗牌,未来一段日子不会好过,大批汽车企业将倒闭,只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才能存活,新能源汽车应该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技术,配套跟不上,全球汽车企业都是共渡寒冬,未来减产时代,一汽大众作为中国车企的晴雨表,现在工人工资都很少了,其它企业很难存活

2021-12-17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