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T72坦克炮塔为什么身形低矮,而美制坦克炮塔高大威猛?

能得出T-72低矮,而美式坦克高大的结论,说明没有好好查数据。

T-72车高2.23米。

美国M1系列坦克车高2.44米。

对于主战坦克来说,高21厘米也叫一个低矮,一个高大?

有趣的是,T-72和M1同属第三代主战坦克,

而美国的第二代主战坦克M60系列,根据子型号的不同车高在3.1-3.27米之间。

M60系列坦克的车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个巨大的车长指挥塔,当换装尾舱式炮塔,也就是M60-2000坦克,车高一口气降低到2.89米。直接把与T-72坦克的车高差距缩小了大约一半!

M60-2000

美国主战坦克从第二代发展到第三代,车高反而降低了,就连第二代的现代化改进型,也在降低车高。

也就是说,美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苏联降低车高的考虑是对的!

还有人说,苏联降低坦克车高是牺牲坦克兵的舒适度,使得驾驶员的空间狭小,不得不招收矮个子的驾驶员。

这又是一个你比坦克设计师聪明的系列!

看看T-72的坦克车组的分布示意图。

示意图

没错,T-72的驾驶员座椅就是个躺椅,驾驶员半躺在座位上就可以了。

再看美国M1主战坦克的驾驶员位置。

示意图

没错,还是半躺在坦克里面。

所以,坦克车组的舒适度恐怕不是影响车高的元素。

坦克的高度恐怕是各种因素综合考虑之后的结果:比如防护性、机动性、复杂地形的通过下,坦克其它子系统的权衡等等。

有人说,坦克车高降低,有利于降低中弹几率,如果双方主要使用直射武器,比如坦克炮、反坦克炮、火箭筒等等,也许这是成立的。

不过随着主动防御系统和反应装甲等等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车高的因素恐怕在逐渐减弱,所以我们看到俄罗斯公布的新一代主战坦克T-14,车高变成了3.3米,这也是军事科技发展的结果。

阅读更多军事内容,请关注 近卫步兵师

这就是苏联T-72坦克的设计思路,它是为打世界大战而准备的,所以它根据二战的坦克使用经验,坦克在战场上的使用次数一般不会重复使用3-4次,所以它的动力系统设计的要求就低于西方的,而且几乎不把坦克兵当人使用。

从T-34开始苏制坦克的工作环境是很糟糕,就比日本的豆丁坦克的工作环境好一点而已。美国人曾经驾驶过T34-85坦克,跑了几圈后,驾驶员艰难从驾驶舱爬出来,然后表示苏制坦克的驾驶员是个体力活,转向换挡需要特别大的力气,甚至需要拿个铁锤来敲,跑几圈下来驾驶员就累虚脱了。而这样的设计理念一直延续到后期的坦克设计中。

而T-72设计低矮就是为了减小着弹面积,增加防护。但是这对于身材高大的斯拉夫人来说是十分辛苦的。所以驾驶T-72的坦克兵不能太多也不能太高,而为解决这一问题甚至从蒙古士兵里面抽取坦克驾驶员,这也是T-72使用自动装弹机的原因之一。

不要光说T72坦克了,一直到T90坦克俄军坦克都是一个德行。大家都能看出来俄军坦克低矮,而且炮塔多为原型。美国自冷战后所有的主战坦克炮塔都是棱形,并且坦克身材高大。其实这是他们坦克设计传统的问题,俄罗斯把弹仓设置在车体内,认为炮塔没有整车防护好放在车体比较安全,所以炮塔自然就小。欧美恰恰认为如果坦克车体被击穿车内弹药容易殉爆,造成二次爆炸,坦克成员就遭殃了。而俄罗斯不考虑殉爆问题,所以大家经常会看到殉爆的俄系坦克。从战争角度来说欧美国家的主战坦克还是比较人性化。我国的新型主战坦克也都采用炮塔内部存放弹药的设计。下图大家看看被击毁的T72大多都是殉爆坦克成员没有生还机会,而M1坦克很好的保护了坦克成员!

这就牵扯到东西方坦克的设计理念了。

冷战期间,苏联在战略上是进攻方,进攻方对突击兵器的重要要求就是机动性能,对坦克来说就是要跑得快、跑得远、受路况限制要小,这样才能实现大纵深突击理论。而机动、火力、防护不可能完美的兼顾,如果非要兼顾的话在设计上就必须牺牲其他的属性。苏联坦克为了机动性能就必须限制其整体重量,而坦克的重量又和其防御能力挂钩,所以在重量小的情况下只能靠靠低矮的外形、大倾角的装甲设计来提高防护能力。于是苏联设计出来的坦克外形就低矮,炮塔圆滑,只有这样才能使轻于西方同代坦克10吨的情况下依然有相当的防护力。

而北约为代表的西方坦克处于战略防御态势,作战采用机动防御,在构筑好的防御阵地进行机动防御,对其机动性要求(主要是战略机动能力)不高,而对于另一个属性:火炮仰俯角度要求、人员作战效能、火炮命中精度和威力要求要比苏联高。大的火炮仰俯角度、大威力火炮、先进火控系统都需要有较大的炮塔空间,而大炮塔空间似的成员活动空间也大,作战环境相对舒适,人机功效较高。

所以,奉行进攻策略的苏系坦克比奉行防御策略的西方坦克要低矮这是必然的。

顺便一说,对于坦克的战略机动能力很多人都不太在意。但在冷战环境下的大突击时代,苏系坦克的战略机动能力相当强悍,虽然双方坦克自身载油量行驶里程差别不大,但较轻的苏联坦克的悬挂系统在严苛的战场上寿命更长。代价就是坦克低矮、空间狭小,作战环境极其恶劣。苏系坦克的坦克兵吃的苦要比西方坦克兵吃的苦多得多……

其实德法意瑞典坦克也是尽量低矮,瑞典S坦克甚至炮塔都不要了,

美国坦克是祖传的高大,美国人要装燃气轮机,还有一个黑蜀黍装蛋员,车高根本控住不住,

苏联是战后从T44/54/62/64/72都是尽量低矮,二战的作战经验让苏联/俄罗斯人记忆犹新,低矮的外形,导致苏联/俄罗斯坦克兵要求不能太高,坦克的外形尺寸也小于西方坦克,重量也是40来吨,这样对铁路,航空运输也不是很挑,BTR和BMP战车也是主打低矮,尺寸小和相对轻便,

美式坦克和苏式的外观其实就是东西方战略战术思想差异的结果

主要是两国坦克设计思路不同。苏俄坦克不太考虑坦克驾驶成员的舒适度,炮塔大了空间大成员舒适度提高。炮塔小需成员少,击中后成员损失少,当然需要的驾驶员也少。炮塔小命中概率低,高大的炮塔正好相反。根本原因在于坦克的使用战术上,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集团大纵深战术,认为核武器下个别坦克质量已经不是特别重要,用更少的人武装出更易制造的坦克才是正确的。美国却不同,认为士兵不是和坦克一样的消耗品,保证成员舒适是提高战斗力的最好方法。

T -72坦克的炮台外形低矮是要中弹率低,瑞典的坦克无炮台,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有点奇葩。

欧美的坦克的炮台高大威猛,就是大,这里美国佬的M-60坦克的炮台是个奇葩。

其实世界上都差不多,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为想当年天下第一的苏联的T-34坦克就是炮台低矮的,据说里面都是蒙古兵,到底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因为炮台小,要求坦克兵必须短小精干。

这相当时装秀,今天要全身没有一点缝,明天却要牛仔裤上有两个洞。

明天不再是炮台的问题了,而是无人坦克

2021-12-25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