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问题有哪些?

大家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共享热”下.单车之路还能走多久?

“留给创业者的颜色不多了”,“唯一能止住创业者脚步的就是颜色不够用了”。这两句调侃不经意间道出了我国共享单车市场的境况。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尤其近年大数据市场的火爆,物联网的飞速发展,远在上世纪的共享单车几经“改头换面”,一路高歌地来到了我们身边。现在一出门,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共享单车的身影。有小黄车、小绿车、小蓝车等等数不胜数。

近期更是又爆出某地街头惊现土豪金外观的“小金车”。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又火了一把。“共享”一词不仅带来了一场经济领域的大革命,也在社会生活领域掀起了一场大变革。“共享”不仅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随着共享经济的深入发展,诸多弊病也随之而来。在惊叹诸如共享单车的强大魅力之余,我们不禁思索:“共享单车”到底有“真市场”还是被炒热的“伪需求”?在全民蜂拥的共享热之下,单车之路还能走多久?

1965年第一代共享单车在郁金香王国荷兰诞生。该单车由政府主导投放,市民可免费随意使用,既没有锁也无人监管。但随之政府要承担偷盗、人为破坏以及大量的运维成本; 第二代共享单车于1995年在丹麦哥本哈根问世。该单车明显特点为设立固定车桩,市民在骑行时需象征性地投入一枚硬币来“解锁”还车后退回硬币;第三代共享单车基于信息技术,用户需提供个人信息,使用智能卡来解锁使用,该系统不仅有效避免了用户的道德风险外还将“超时计费”的理念引入到单车领域,即超过规定的免费时长用户需缴纳少量的单车使用费。因此,共享单车从由政府主导,纯公益、免费的市政项目变为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商业项目,第四代共享单车较之第三代更为巧妙,该模式单车没有固定车桩,完全实现“随用随停”借助手机app加GPS定位,用户可以用手机搜到附近可骑的单车,并且在使用后不用刻意寻找站桩停车,该模式依然采用少量使用费来运营。

我们知道,共享即分享,将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人共同拥有,有事也包括产权。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有的也说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收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的。反观当下,最初提倡的“每人拿住自己闲散物品”的概念似乎并没有成功,而如今火遍大江南北的共享单车也似乎找不到最初共享的影子。比起共享,“共享单车”在更大程度上像分时租赁。在如今的共享热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搞“共享”,几乎所有的物品都可以被“共享”,但他们的处境都不太景气。有人说有需求就有市场,正是因为有了对共享单车的需求,才会催生如今的“单车热”。在这“单车热”中收益最大的并不是闲散的单车供给者,相反在“单车热”之下催生了一大批专业的单车供给者。对于供给,无论是闲散供给抑或专业供给,用户更为喜欢质量更好、体验更佳的产品,而闲散供给所要承担未知的风险比专业供给更大,我认为人类的通病是无法与他人共享自己的“好东西”。谁会愿意把自己虽然不常用但比较爱惜的单车投入共享市场让他人“共享”呢?此举的潜在风险诸如盗窃、损毁总是要大于共享出去的收益。所以会导致像“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大家都把质量稍次,比较难骑的单车“共享”了出来,进而如预期所说这些单车相比订制的专业供给来说更容易折损而退出市场。因此,相比于专业供给,闲散供给往往被更加专业、质量更好的专业供给给驱逐出市场。

相比供给来说,单车的市场主力则是率先进入共享单车行业的创业者们。早期的共享单车往往需要支付押金这会使得迁移成本变高,用户往往不会为体验差异不大的新晋竞争者买单。其次单车需要的资本要求也不低,这就导致单车的市场往往由先占的领跑者主导。行业壁垒一旦形成就很难打破。

如今的摩拜单车、ofo以及永安恰有“三足鼎立”之势。巨头们的不断入局,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或许会使得共享单车行业形成垄断竞争或寡头状态。最终行业巨头可能会走向合并之路,形成超级的专业供给者,其他的单车难有大的作为。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单车一夜之间火遍了大江南北?黑格尔说:凡存在的都有其合理性。这句话虽然是个错误的命题,我们不禁思考:共享单车出现的合理性究竟有哪些呢?

政治层面上,政府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强调改善出行环境,便民利民。经济层面移动支付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投资市场的活跃为单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社会层面主要为出行环境差,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有数据表明在整个出行领域中,短途出行才是出行领域最大的市场。看似不远却步行难达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单车发展的重要机遇。其次,社会普遍追求低碳、绿色出行使得共享单车能够更好地嵌入市场。再者手机以及通讯网络的发展,物联网的兴起使得共享单车离我们越来越近。

虽有诸多因素使得共享单车一路高歌地来到了大家身边,但这单车的生意真的好做吗?其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加入市场会逐步超过单车投放区域的需求导致部分单车的使用率低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进而影响收益。其二竞争的加剧会使得门槛越来越高。单车的供给者为了把其余竞争者挤出市场进而研发推出质量更高、体验更好的新产品。导致成本不断上升,竞争的激烈又不能同时保证有足够多的用户使用来打平成本,进而影响收益。第三过量的单车投放市场使得车辆的折损率以及调度运营成本以及维修成本增大,其以押金为主要的收益形式使得单车供给者必须吸引大量用户导致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可能大规模实现盈利。其次,关于押金的监管以及芝麻信用对高信用用户采取“免收押金”会冲击原有盈利模式影响盈利水平。最后,交通部发布《共享单车指导意见》说明单车还须被进一步“规范”。由此看来,这么热的单车生意还并不是那么好做。

那么交通部发布《共享单车指导意见》到底是好是坏呢?首先我觉得交通部发布《共享单车指导意见》是好事,至少说明共享单车的社会影响力正在逐步提高,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与重视。政府所给出的意见对乱停放、运营不到位、用户信息及资金安全等风险一系列问题也作出回应可谓字字珠玑、切中要害。对共享单车必须要进行规范。其次,交通部发布《共享单车指导意见》表明共享单车所带来的“乱象”也确实够多,要实现“最后一公里”的完美解决不仅需要大家文明出行还需要对共享单车作一步的规范。

共享单车在为公众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绿色出行的同时也在遭受着人们的破坏。共享单车本应是一个城市的“招牌”彰显其文明以及绿色出行的低碳环保理念,现在的“招牌”却成为了城市抹不掉的“伤疤”。各种破坏单车的案例层出不穷:有卸刹车的有毁轮子的、拆链条的、吐口水的更有甚者居然在车座上扎针!还有那些暴力拆锁、划花二维码及单车的编号。更有别有用心者替换车身二维码盗取用户信息以及假冒“押金”骗取用户钱的等等数不胜数。有“公车”私用的、有锁着车不让别人用的,更有大爷欲把单车据为己有说“在我家门口停的就是我的”如此蛮横不讲理,我们的道德、我们的素质这时候到底去了哪里?到底所谓的“文明”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单车的“乱象”不能只让供应商来背锅,全社会都应该反思,抹不掉的“伤疤”是自己亲手刻上去的。

说了共享单车这么多那么共享单车未来的前途在何方,在如今的“共享热”之下,单车之路还能够走多久?我认为单车之路能够走多久不仅需要运营商来作更合理的规划与配置使之更完美地融入城市,走进我们的生活解决这看似不远却又步行难及的“最后一公里”为我们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绿色的出行。同时我们也要认真反思自身的问题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做一个文明的好公民。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共享单车离我们会越来越近,我们的出行会更安全、更便捷、更绿色。单车之路会不停走下去,碧水蓝天终会到来。

这篇文章是大一老师期末留的一个作业找一个社会问题就找了当时比较火的共享单车来写,看了关于好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

不对的地方请轻喷

谢谢嘎嘎嘎୧(๑•̀⌄•́๑)૭

2021-12-28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