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付费APP得到营收超2亿元,知识付费的春天来了?

2月21日晚间消息,罗辑思维旗下付费阅读产品得到App今日公布相关数据,据罗辑思维CEO脱不花(李天田)称,目前得到App总用户529万,日活42万,订阅总份数130万,总人数超79万。这是得到App自上线以来首次公开相关数据。

按照脱不花公布数据,罗辑思维旗下得到App总营收在130万元至2.587亿元之间,平均总营收2.45亿元。

知识自古以来就是要付费的

2016年被定义为知识付费元年,近两年暴涨的关于知识付费的讨论。让我们误以为只有这两年知识才是收费的。

事实上,知识、优质的内容自古以来都是要收费的。之所以会有知识免费的错觉,其原因来自于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信息爆发式增长,海量的免费信息都在网络上,一键就可以搜索。免费信息的泛滥,品质良莠不齐,人们通过知识付费的方式买回自己的注意力。说白了,知识付费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约你的时间成本。

很多人诟病知识付费没用,只是买个安慰感。其原因在于“学习从来都是自个儿的事”。知识的使用价值从来都是取决于学习者。说到底,终身学习是每个积极上进的人都应持有的态度,知识付费只是简单的聚合信息的渠道,但自我转化这一个步骤,没人会为此埋单。

哪些人适合知识付费?

现在的知识付费和以往的学习培训区别在哪里?很大的一部分改变在于学习场景和课程形式的转变。现在人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他们可能抽不出一段较长的完整的时间赶到培训班去,但他们在上下班的路上就可以听听经济学。

互联网+知识,是现阶段知识付费最大的特征。由此,我们知道想要做好知识付费很重要的一点是互联网化。很多线下的培训机构想要发展线上教育,其最大的门槛在于互联网技术支持和互联网思维,这方面可以借助第三方的技术服务商的力量得以实现,比如微学伴,提供完整的知识付费解决方案,一键建立网校。运营难推广难?微学伴提供丰富的营销插件,推广引流、用户留存帮你更好地玩转线上知识付费。

除了转做线上教育的培训机构,知识付费还有一大主力军来自于各大自媒体,比如十点读书等。自媒体要做知识付费,他们具备较好的运营能力。有些在已有账号上有了大量的粉丝沉淀,比如微信公众号,但仅仅公众号很难实现变现或知识付费。通过微学伴可以在已有账号上直接嵌入知识店铺。制课-运营-售课一起搞定。

总结

人类自古以来就是求知欲旺盛的生物,故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为优质的内容、知识掏腰包是我们长久的消费习惯。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使用,让我们能够在线上就完成优质内容的输入。知识付费不仅仅是风口,更是未来的趋势。

用微学伴,1分钟搭建知识店铺,并提供完善的知识付费解决方案。

目前为止,罗辑思维都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知识付费其实付费的原因获取知识只是其中以部分,更重要的是解决人的懒惰的问题。看书、上学都能达到知识并且更牢固,但太辛苦。所以逻辑思维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但是最轻松的方式。

知识付费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营收并不代表盈利,目前逻辑思维的用户绝大部分都是屌丝,水平有限,所以被忽悠也是正常的,记住知识从诞生的那一刻起都是付费的,没有春天不春天的说法!

这个问题一直非常困扰着我,因为每个人都有懒惰、急功近利的基因,能够花最少的时间、最少的钱,得到最优质的知识,花199元就能够让那些大咖成为自己的私塾老师,让他们替我们读书,然后将精华的内容告诉我就行。

说实话,这个构想非常妙,我也希望能够得到预想的结果,但问题来了:

付费的、未付费的会员,在得到APP或者罗辑思维公众号里面得到的知识,都是你想要的吗?这之中有没有滥竽充数的知识?他们的见解,认同的人有多少?

会员愿意付费的原因之一,应该就是想节约挑选内容的时间,我不想花太多时间去选择买一本书,然后你告诉我并且做了简介之后,我再决定是否去看这本书。还有就是将某本书的核心观点告诉我,然后使我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比如最近推荐的《爆裂》上的思维,个人感觉很有新意,也确实刷新了自己的一些原有的、本能性的观点。

老实说,在得到APP里面,相对精致一点的内容是有的,我还是得到APP的忠实粉丝。

但是,人们对于免费的精品,对它的谅解是比较宽容的,也就是说,即便质量有所下降,查看在你有些内容还是不错的基础上,还是可以原谅的。就如现在的罗辑思维公众号,有不少内容也确实是浪费时间,每天的60秒,听多了也有点像鸡汤。

而一旦付费,对它的期望则会大大的提高,否则就会觉得“不划算”,或者“吃亏了”。

所以,说知识付费的春天来了还是为期尚早,谁能够付费解决进去之后,里面确实都是干货满满,满意度非常高,那么知识付费的人数将会大幅上升的。

得到APP能够做到这样吗?我认为目前它是没有做到的,我喜欢睡前听《得到》,但每次进去之后,还是要花很多的时间去选择喜欢的内容,经常在还没选择好的时候,就已经睡意浓浓,打算明天再选了。

就像罗振宇说的一样,收的是智商税。抓住了人类的弱点,学习有捷径,但是加工后的知识并非是适合自己的。而且错误的观点存在误导,所以当听听相声就好。如果想学习,还是翻开书自己专研。才是自己的。

2021-12-28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