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12位铁帽子王,道光的儿子就占了三位?

开国八王,功劳大,十三爷助雍正得位,功劳也不小,这些都能理解,可从雍正后多年没封铁帽子了,怎么到了奕字辈一下出了三个?是因为王朝末期了,铁帽子也贬值了?

错了,道光的儿子只有两个铁帽子王,恭亲王奕䜣和醇亲王奕譞,另一个奕字辈的庆亲王奕劻并不是道光的儿子。至于为什么奕字辈封了三个铁帽子王,那基本上都与慈禧太后精彩的一生有关了。

(睿亲王多尔衮)

先说说铁帽子王,就是清朝世袭罔替的王爵。因为清朝与之前历朝不一样,采用降爵世袭制,父亲是亲王,儿子要降爵为郡王,孙子降为贝勒,以此类推,逐级递减(当然皇帝可以再加封)。只有铁帽子王,爵位永远不降,亲王永为亲王,郡王永为郡王。一开始皇太极称帝时,清朝只有八个铁帽子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此八王都是凭借在清朝开国过程中建功立业而得封。之后即使是顺治入关,还是康熙平三藩、收台湾、打准噶尔,都没有再封铁帽子王。

(怡亲王胤祥)

直到雍正的十三弟胤祥,获封铁帽子王。因其是雍正最信任的兄弟,并且在当年的夺嫡大战中坚定支持雍正,雍正即位后也是鞠躬尽瘁,胤祥死后,雍正特下旨将其为避讳改成“允祥”的名字改回“胤祥”,成为雍正朝唯一不用避讳之人。不过即使这样,其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身份其实也是乾隆继位后才确定的,那是胤祥已经死了很久了。

(恭亲王奕䜣)

最后三个铁帽王,就都跟慈禧有关了。第一位恭亲王奕䜣。奕䜣是道光第六子,道光当年一直在究竟立第四子后来的咸丰帝奕詝还是第六子奕䜣上犹豫不决,最后在遗诏上破例既写了传位奕詝又写了封奕䜣为亲王,足见其对奕䜣的看中和喜爱。咸丰继位后对这个弟弟相当防范,但国家内忧外患,又不得不启用最有能力的奕䜣,但始终没有完全信任,不给予大权。直到临终前也没有将奕䜣列为顾命大臣,而是选择了怡亲王载垣为首、军机大臣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辅政,奕䜣再遭排挤。与此同时,慈安、慈禧两宫太后也深感受到八大臣压制,矛盾日益却凸显,于是慈禧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除掉八大臣,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奕䜣执掌军机处。由此,为嘉奖奕䜣功劳,将其恭亲王爵位定位世袭罔替,奕䜣成为铁帽子王。

(醇亲王奕譞)

奕䜣虽然成为铁帽子王,但慈禧是不容许有哪个臣子权力大过自己的。所以奕䜣屡被打压,最后甚至闲居府中无所事事。而在亲贵大臣中,醇亲王奕譞成为慈禧选中的合适人选。奕譞是道光第七子,更重要的一层关系是他的福晋叶赫那拉氏就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所以他既是慈禧的小叔子又是他的妹夫。因此奕䜣被打压后,奕譞逐渐开始获得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而当同治皇帝死后,慈禧选择了奕譞与自己的妹妹所生的儿子载湉成为新君,奕譞作为皇帝的生父,获得了世袭罔替铁帽子王的封赐。

(庆亲王奕劻)

奕䜣、奕譞都是道光皇帝的亲儿子,而庆亲王奕劻则不然,是靠着自己的各种巴结手段上位的。奕劻和清朝皇室的关系要追溯到乾隆了。乾隆第十五子永琰继承皇位,就是后来的嘉庆帝颙琰。而奕劻的祖父是嘉庆的同母弟弟永璘,被封为庆亲王,但并非铁帽子王。而且奕劻的父亲的父亲绵性只是第六子,并且是庶出,原本他是没有资格承袭庆亲王一脉的爵位的,但是他运气还算不错。

(恭王府)

永璘共有六个儿子,长大成人的只有三个,三子绵愍、五子绵悌和六子绵性。继承爵位的是绵愍,由于不是铁帽子王被降为郡王。奕劻的生父绵性觊觎哥哥的爵位而受到了处罚,连累奕劻从小遭受窘境,在绵愍死后,由于绵愍无子,庆郡王的爵位交给了乾隆另一个儿子永璇之孙奕彩。之后奕彩因为犯事,被剥夺了爵位,重新回到永璇一支,绵悌奉永璘嗣,但是绵悌不争气,还没有继承爵位就因为获罪被降为镇国将军,几年后去世,由奕劻兼奉伯父绵悌嗣,于是,奕劻成了庆王一脉的继承人。但是由于绵悌已经降爵很低了,奕劻只能再降一级成为辅国将军,所以连永璘从哥哥嘉庆那里获得的原属和珅的府邸也被剥夺,转赐给了恭亲王奕䜣,从此那里就叫做恭王府。

(慈禧)

庆王一脉在咸丰年间早已边缘化,所以即使奕劻继承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从小看惯了世态炎凉的奕劻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要出人头地,只有自己想办法。于是,他巴结上了慈禧。奕劻最初上位靠的只是他一手好字,在慈禧跟弟弟桂祥写信时代笔,居然就这样,奕劻被慈禧信任,从此改变了命运。奕劻逐渐成为慈禧太后所培养的亲近势力,慢慢走近权力中枢。一步步晋封贝子、贝勒、郡王,直至慈禧六十大寿时成为庆亲王。随着慈禧对恭亲王奕䜣进一步遏制,奕劻获得了更大的权力,中法战争失利后,奕䜣再次被免除职务,奕劻接替其成为总理衙门大臣,主管晚清外交,一步步兼管各项重要差事,直至最后成为内阁总理大臣,成为晚清臣子的头号人物。实际上奕劻碌碌无为,只是能在大事上讨慈禧欢心,靠的就是揣摩上意才身居高位。慈禧、光绪死后,溥仪即位,其生父醇亲王载沣(奕譞之子)成为摄政王,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将奕劻加封铁帽子王,世袭罔替,但是由于清朝很快灭亡,清朝皇室虽然能保留爵位却也没有多大作用了,奕劻死时已是民国,他的庆亲王爵位只传了一代就终结了。

任何朝代到了晚期,随着朝政的腐败,国力的衰弱,总是会伴随着一系列内忧外患的。可以说是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为了巩固统治之前极其严格的制度也会松弛。像铁帽子王这种东西也有一些末世名器的意思了,所以晚清一下子恩封了三个铁帽子王。

晚清三个铁帽子王: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其中庆亲王奕劻并非道光帝之子,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到了道光年间只能说是属于宗室成员。

道光帝为中国近代史第一位皇帝,以他为标准清朝正式进入晚清时代。

随着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证明了清朝所谓的天朝上国只是虚有其表。西方列强对于这个古老的东方神秘国度不再向往忌惮,而是看清了其不堪一击,就开始了无休止的侵略,使中国成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

这时期的晚清对外要面对西方列强的压榨,对内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正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际。

恭亲王奕訢

道光帝六子恭亲王奕訢对于晚清局势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力挽狂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北京沦陷咸丰帝逃往热河,是奕訢留在北京稳住了列强并与之谈判,才使局势没有进一步恶化。咸丰帝死后,奕訢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了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之后参与处理了很多清廷政务,并且大力支持洋务运动。

奕訢可以说是晚清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的一番作为巩固了清廷的统治,所以被恩封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醇亲王奕譞

奕譞是道光帝第六子,才能一般,但是身份特殊,他是慈禧太后的妹夫,光绪帝生父,宣统帝溥仪的爷爷。

而且奕譞政治立场是坚定不移的跟随着慈禧太后的,一直支持慈禧太后,并且十分谦让。小心翼翼的避免了为慈禧太后所猜忌,所以得到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恩封。

庆亲王奕劻

庆亲王奕劻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到了道光年间已是血缘疏远,只能说是属于宗室成员。

奕劻只是普通宗室成员,他那种身份虽然没有泛滥但也是一抓一大把。但奕劻同醇亲王奕譞一般坚决支持慈禧太后,政治立场明确,而且会拍马屁,为慈禧办了很多事情,所以被恩封为铁帽子王。(来自今日头条悟空问答宋安之首发,以防抄袭。)

奕劻才能平平,极其平庸。对于贪污受贿却很在行,但因为慈禧太后属于后宫掌权,需要无条件支持者,奕劻的政治立场明确。所以一直重用他,对于其贪污受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晚清三位恩封铁帽子王,比之开国初期的八大铁帽子王差远了。甚至比之前一位恩封的铁帽子王怡亲王胤祥还要差,也就是恭亲王奕訢拿得出手,巩固了晚清风雨飘摇的江山。其他两位铁帽子王,只能说是政治立场坚定,一直无条件支持慈禧,巩固了慈禧的统治,并没有多大才能,但屡屡被放到重要位置才被恩封为铁帽子王的。

王朝末世多事之秋,此一时彼一时,只要能巩固统治,对于内忧外患的局面有利,再严厉的规则也要让步,所以恩封了三位铁帽子王也不足为奇了。

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2022-01-12

202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