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宣布结束对阿里巴巴的反垄断调查,决定对其处罚182亿的罚款,主要问题就是阿里巴巴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让商家二选一。然而很多普通民众在叫好的同时,还是认为阿里的最大问题就是让实体店铺消亡,让成千上万的人失业时至今日,关于电商是有利于经济还是不利经济,还是问题吗?
“二选一”的竞争:平台要求卖家排挤另一家平台,用于促销,占领市场。同时侵犯了销售者的财产权和交易权,也侵犯了购买者的财产权和交易权。并且阿里巴巴的“二选一”行为,充斥着威逼利诱,或以资源倾斜、流量扶持、佣金减免等诱使商家加入,或以排名压制、流量限制等手段威胁商家。
阿里破坏了这个行业的游戏规矩。自从2016年马云提出新零售以来,阿里已经开始在线下大规模入股和收购,包括早期对众多新兴互联网企业的控制。从阿里的基因来看,“强势文化”贯穿始终,对被投企业基本要求非常高,甚至逐步掌握,最终换成自己的团队。与腾讯温和的做派完全不同,阿里这样的并购风格,不管是监管还是同行的眼中,都被冠上了“吃相难看”之名。
十几年前,马云每天都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要帮助千百万中小企业!那时看来,生意真的变得简单了;只要家里有一条网线就能在网上开店卖东西赚钱;
但是到了今天,你不知道是否已经发现,做生意反而不如20年前好做。不仅是实体店难以生存,连电商也难做,那么利润在哪里?钱在哪里?都被平台赚走了。例如淘宝、天猫;人家自己不需要开一家店;如果你卖衣服,只有付钱促销,那只要消费者打开淘宝、天猫,只要你平时浏览网页时,点击过衣服,它就会立刻给你贴上“爱穿衣服”的标签,你立刻成为“爱穿衣服的人”;推给商家!
生意难做是这两年大家的共识,大批实体店倒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超市、大商场卖的比顾客多,我们去超市看一下,原来热闹热闹的各种街坊现在只剩下餐饮、酒店、足疗保健等几个行业,还有少数还在苦苦经营的实体店,很多人都感到寒意袭来。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绝对规模是全球市场占有率的40%。中国网购规模在2016年达到了7500亿美元(2018年已经达到了1.31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了排在第二位的美国(3121亿美元)和英国排在第三位(1500亿美元),而日本排在第四位(900亿美元)。
电子商务真能摧毁实体经济吗?
实际上也不尽然,只是电商发展同时也需要限制,现阶段它应该作为零售行业的补充,而不是在短期内取代实体店,即使将来真要取代传统商业模式,也应该逐步进行。发达世界劳动力匮乏,发展网购也还不错。况且在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像中国这样发展电商的,更没有一个国家达到现在中国电商的高度。但在人均GDP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力充足的发展中国家,还要大量地消灭就业机会,我认为这并不合适。
作为曾经个体小企业厂企管理,最有体会一是电商利用了互联网+的政策优惠便宜,少交税和商铺费用,利用巨额资金发放绳头小利利诱了消费者,运用了巨额资金订单压榨了生产厂家合理生产利润,作为生产炉具厂家,人家电商一次性下3万台炉具给你生产,只给你25元的毛利,你干不干?干就无形中让厂家暂时生存了,但原来的代理商家卖不了电商这么低价的产品,品牌推广不了,货没人买了,每月商铺租金照交,慢慢的,实体商铺业务萎缩,没利可途,没人干了,实体店亡了,大部分没有电商订单的厂家也跟着做不下去了,也开始消亡了,成千上万的人也跟着失业了,靠大数据,寡头资金先投入后再收割消费者韮菜,低价竞争,压榨大部分商家利润,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寡头经济危机!大白话一句:电商不死,实体难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