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真的安全吗?

虽然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具备商用落地的可能性,在各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已经代表着科技实力,但是对普通人来说,自动驾驶真的安全吗?

别说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即使有人驾驶,使用部分自动功能,都不能确保行车安全,究其原因就是一些新兴技术尚不成熟,技术或制造还不过关,可能在设计上、电脑芯片等元件在不同工况下,受环境及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发生故障,导致发出错误操作信息。即使人工干预也改变不了事态发生。从而事故频发,教训惨痛。

以往发生的事故,比如前面有障碍制动刹车,但自动系统仍然加油根本停不下来?酿成事故。

又如:自动巡航120迈不能解除?只能是以120时速一路狂奔?耗干油料,问题是路况允许你总保持时速120吗?哇塞,吓死个人啊?无奈报警,高速交警一路前面开道,其他车辆避让,收费站开辟直通车道。

跑了六七百公里,废了油,多付了过路费,一路吓的惊恐不安,心惊肉跳,好在有高速交警一路安抚,没有六神无主,魂飞魄散?

有趣的是媳妇安慰他,经过这次磨练,锻炼了你的意志,经受住了残酷的心理折磨,使你的内心更趋于强大?有这回事故垫底,今后任何困难都不会让你丧失斗志,只会激励你勇往直前。

老公激动的握住媳妇的手说:我还是软弱点吧?天把大任降在别人身上吧?小身板真有点承受不起?

不瞒你说:要不是警察制止,我跳车的心都有?

我把车门窗打开,告诉警察,我的内心已经崩溃,无法承受,我要弃车?

警察说:你一跳车风也会把你卷入车底遭碾压?还是好好开车吧?

我这是在兜风吗?这是向着死亡之路狂奔啊?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我要摆脱绝境,我打开天窗,两腿收回蹲在座位上,一脚踩住方向盘,慢慢站起从天窗露出了上半身,哇,外面的世界真好啊,我就要自由了?

这个举动把警察吓坏了,警察电话里大喊:回去,快回去?马上就安全了?

我回答:我已经崩溃了,一分钟也坚持不了了?

警察说:也就最后几分钟了就停车啦?你再坚持几分钟,停了车你再崩溃可以吗?快回去,看看油表?

我缩身回来一看,油表黄灯已经亮起,哇一阵欣喜,我鼓励自己,坚持最后五分钟,为了感谢警察的一路陪伴,我一定坚持。

近六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一路狂奔终于停下来了,又渴又饿又累,极度疲劳的我冥冥之中,感觉: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我吗?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饿其肌肤,空乏其身?这些我都历练了……。

事后有人建议:高速路上应该设置像航母上的阻拦网?遇到这种失控车辆,用阻拦网收车?

也有人建议:应该在高速上设置像国道上的减速坡道?让他开上石子坡道。

也有人建议:应该设置像飞机一样的放油开关?一旦失控放空油箱,岂不更省事?

自动驾驶也是 1 月 28 日- 1 月 30 日由 DeepTech深科技举办的 EmTech China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的主题之一,澜亭资本创始人刘炯携手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丁健,深鉴科技CEO姚颂、禾多科技创始人倪凯,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吴甘沙及Quanergy 联合创始人&CEO Louay Eldada,共同为我们带来答案:

当今有两种观点:

观点一,认为机器较人类在自动驾驶领域更有优势。主要理由首先觉得机器具有多传感器融合,较人类具有更多的感知方式。机器也不会知道疲倦,以及机器永远是一个理性的状态。

观点二,在一些极端的 case 下,人类比机器有更多的经验。

想请教在座的各位,怎么向普通大众证明,自动驾驶时代自动驾驶技术比人类驾驶更有效、更安全的选择,这个问题想首先请教吴总。

吴甘沙:其实从数学上来说,是很难证明的,因为它需要大量的数据样本,大家知道 2016 年特斯拉出现车祸以后,Musk 给自己辩解,我已经开了 1 点几亿英里才死了一个人,美国的平均水平是 9000 万英里会撞死人,我已经比人开得安全了。从概率的角度上来说,这个数据样本太小了,如果第二天再撞死一个人,就 1.3 亿英里除以 2,变成 6500 万英里。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今天的数据是完全不够的。谷歌的 640 万公里也是不够的,兰德公司有一个研究,说需要 100 亿公里,一辆车连续不停跑 500 年,才有可能有足够地数据样本去证明,现在没有任何人能够去证明这点。

那怎么做?我觉得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可以提 3 个方案。

1、在受控的环境里面去做试验。因为大家知道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他们做了一个研究,说我们人碰到机器犯了一次错误以后就不原谅它,但是我们人犯了一次错误,我相信我下次能够去改正,能够做的更好。所以实验必须是受控的,我举一些例子,比如是分时段,半夜里面让无人驾驶的车出来,做夜间的小巴,或者做夜间车的调度。

2、我们有一个熟悉定律,就是体验会导致好感,人们就会倾向于要接受,那儿这样意味着就是我们要大量进行受控实验,让更多的老百姓去尝试,去心理上接受它。

3、当人还保留少量控制权的时候更能够接受自动化,所以我们在人机交互上面要去设计好,要去让无人驾驶车保留一点点人控制的能力。

倪凯:甘沙说得非常对,无论是工程上还是技术上,他都说了很多的数字,包括举例,我想补充一点就是从简单场景开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小孩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学自行车、滑冰,一开始大家可能都是后面有人扶着然后我们在去学,然后到某一天,他可能慢慢的开始放手,你都不知道他放手了,最后发现,我这个已经可以自己骑了,溜冰也是一样的。其实我们 L3.5 也是这样的想法,就是说有些技术可能是 L4,但是你直接说我是 L4,不仅是安全性是不负责任的,我觉得对用户心理的冲击也非常大。

现在大家都在说“科技以人为本”,科技的发展本质就是为人类提高生活品质服务的,而自动化驾驶解放了司机的双手,人们可以腾出手做自己想做的事,真是善莫大焉。近些来在汽车业内,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国际上与国内均有各种类型的自动驾驶的模式。

但随着市面上自动驾驶汽车的增多,也也出现了数起由自动驾驶引起的交通事故,一时间,对于这项新技术的质疑与反对之声也在人群中凸显了出来,那么为人们提供方便的自动驾驶技术,与大家都很能关心的交通安全,是否能够兼得呢?

自动驾驶车辆安全吗?

相信很多关注自动驾驶汽车的人们,都可以在网络上看到一些自动驾驶车辆事故的新闻,早在2017年的美国亚利桑那州,UBER公司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正在用自动驾驶模式在路上行驶,车上的驾驶者与乘客正放开双手自由活动,但车辆来到一处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时,另一辆由司机开着的SUV车也同时经过,这时无人驾驶汽车并没有减速,而与SUV发生了碰撞侧翻在路边,所幸无人伤亡。

而另外一起涉及无人驾驶汽车致人死亡的案例,也把UBER公司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今年的3月份,一辆同为UBER公司所有的无人驾驶汽车撞到了一位女性行人,而这位路人就没有那么好运,因为伤势过重,送往望医院后不治身亡。看了这些无人驾驶汽车的事故案例,也许有很多人就会担心了,自动驾驶看起来方便,但它安全吗?

自动驾驶技术究竟怎么样了?

要说交通安全问题,永远都会有人各执一词,其实现代科技已经发展到了大数据的年代,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用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是最简单明了的。据GOOGLE的一份最新统计与研究报告来看,别看似乎在新闻媒体中近来出现了不少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新闻,但实际上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与事故率比人类驾驶汽车的事故率要优胜很多。下面图表中,是三个不同等级的车祸中车祸的发生率,蓝色代表人类,绿色是无人驾驶汽车,这样就够清晰了吧。

那么,自动驾驶技术在保障安全方面有何独到之处?其一,是因为现代无人驾驶汽车的感知设备比人类可多多了,比如车载雷达、前后的传感器、高清摄像头,这意味着无人驾驶车能看到的东西,人类司机可不一定看得见。

其二,由于无人驾驶汽车是由车载电脑所控制,它不会受到人类情绪的干扰,而一般人开车还要讲个心理状态,比如大喜大悲最好就不要开车了,这一点人类也比不上电脑控制的理性化;还有,虽然很多人类老司机技术精湛,但抵不住肉体凡身总有个疲惫的时候,而无人驾驶汽车却能不眠不休,长时间的运转。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其实在现阶段的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层面来说,很多公司也是采取了逐步发展的计划,一般来说都是会在简单环境下的商业应用开始,再慢慢过度过路况复杂的民用驾驶车辆上大规模推广,毕竟在普通的应用场景下,现有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足以应付人们对于货物运输等的需求,而在更加复杂的行驶环境中,车载的控制系统更需要大数据的分析与支持,才能愈加的成熟。

此外,从更大的方面来看,无人驾驶车辆只不过是整个交通系统的一个环节之一,如果未来要实现人们理想中的完全的自动驾驶,还需要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法律的完善以及人们的交通安全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些也是要逐步发展才能可能实现的目标。但可以预见未来,自动驾驶与交通安全完全可以做到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二师兄总结:虽然现在市面上自动型车辆越来越多,但还是有很多车友迷恋手动档汽车的驾驶乐趣,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许有了自动驾驶汽车,同样也会享受开车乐趣的人群,未来将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能让自动驾驶汽车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1-10-27

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