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日子,贱皮子,没有念想,天天熬吧,那时真没有现在热吗?
小时候家里穷,住的是穿逗房子,老式木床挂的染色罩子,谷草上铺上青蔑编的席子,睡在上面汗水顺着颈子流,身上汗流浃背,久而久之,席子上就有一个被汗水浸出来的人印子,抹都抹不掉。
太阳落坡前,跑到大河里撒欢,把身子埋在河沙里,凉快。晚饭后,大人们将街檐用水泼湿,摆上凉板、凉棍、凉椅,点上用六六粉混合锯木面做的纸蚊香,搁在长板凳上,一个夏天过去,板凳上会出现一个长长的黑木炭痕迹。到了下半夜,河风吹来,有时还要盖点东西,直到天亮。
我的表叔家在河边坐,为了盘大娃娃们,六月三伏天都在挑河沙,从河边挑到马路上,那汗水像断了线的小溪,顺着脸顺着颈子往下流,全身湿漉漉的,实在扛不住了,就往河里一跳,洗个冷水澡,哪像现在一热就大呼小叫。那时候好像不热过三伏天就不算过了热,一把卜扇或者竹扇,算是大人们降暑的标配工具,小孩子的我们没这意识,头上长个包包,颈项长排痱子,身上长个浓疮,长大后脑袋就留下疤子,见证过去岁月的不幸。
现在的人在家有空调,在单位有空调,在车上有空调,商场、影院、饭店空调无处不在,长疮的、生痱子的没有了,可稍一热,就遭不住了,过去真的不热吗?
先苦后甜,才能慢慢享受曰子的好与差;先甜后苦,你试试,不青叫唤我都不是人,因为那时候大家都穷,热都热到一坨坨,现在贪富分化严重,对热的感受也是贫富不均。
我就是在这样苦逼的日子里过的大热天,长大成人,那时候不是不热,是没得办法,只有硬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