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27章,“善行者无达迹”,应该如何理解?
“善行者,无达迹”,是说,善于行路之人,所过之处,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因此无法追寻。引申而言,善于行事之人,会循道而行,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做好了,不会留下任何影响,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而一切又是那么的和谐。自然之道,便是如此;用在修身之道上,身体康泰,精气神饱满安闲,长生久视之道也;用在治国之道上,循道而为,决不妄为,为于不知不觉之中,却好似什么都没有做,“无为而治”,此之谓也。
叶尾守宫 壁虎拟形 浑然一体 难觅其踪
就字义来讲,“善”,是善于,是洞察其道,循道而行,因而体现高超的技巧和智慧;“行”,是行路,引申为行事、行道;“达”,是经过,到达,较晚的《老子》版本写作“辙”,是车轮留下的痕迹或经过的路线;“迹”,是痕迹,(不良)影响。因此,本句字面的意思,是善于行路之人,所过之处,不留痕迹,因此无从追寻。
就自然之道而言,动植物之间犹如五行的相生相克,丛林法则所体现的弱肉强食,都是隐藏行迹和追踪行迹的生死博弈。因此,捕猎者与被捕猎者之间,是一场生死游戏,捕猎者努力去追寻猎物的踪迹,而被捕猎者则根据自身所在的环境,千方百计掩盖自己的行迹,在特定环境隐藏自身形态的,叫做“拟态”,如马达加斯加的特有的壁虎叶尾守宫形态与枯叶无异,而北方冬天的雪狼则隐藏在雪原背景。被捕猎者隐藏了行迹,捕猎者则无迹可寻,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实力与智慧就是这样得以不断演进和提升。
就社会治理而言,盗贼与官府,实际上是基于罪证的博弈,是一场侦查与反侦察的游戏,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明的盗贼,作案不留痕迹,因而官府找不到罪证,也就可以逍遥法外了。而高明的巡捕,就要从犯罪现场有限的痕迹之中,寻找出蛛丝马迹,以便能够顺藤摸瓜,找到罪犯,将之绳之以法。古代社会最难管理的,大概就是江湖游侠,如果能像乔峰大侠一样内力深厚,更兼降龙十八掌所向无敌,自然是好,但这样内外兼修之人实在太过少见,退而求其次,学到段誉王子那样,凌波微步去留无痕,也是好的,至少可以做到打不过躲得起,干脆让对方打不着,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之夭夭。
就帝王之道而言,皇权至高于无上,最怕的是别人起了觊觎之心,非分之想,有空可钻,有机可乘。因此这个位置,天下人都在盯着,特别是那些离皇权最近的皇亲国戚,高官显贵,因此围绕皇权的争夺,最是惨烈,集中体现在皇储太子之争,因此“无情最是帝王家”。在这一点上,秦始皇帝就没有做好,自以为天纵英杰,虽然深爱公子扶苏,却是迟迟不肯立除,总是幻想着长生不老,把这个皇位永远地坐下去。秦始皇帝的暴崩,与北宋司空薛居正大人大概相同,是因为扶持了道家的丹砂造成的,事发突然,令人措手不及,因此使得大才赵高有机可乘,仓促之间,权衡之下,养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二世胡亥便继了位,大秦帝国短短数年便大厦倾颓,灰飞烟灭,千载之下,令人扼腕叹息。秦始皇每次出巡,场面盛大,还引发了太多人的觊觎之心,非分之想。太史公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高祖尝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天下看到秦始皇帝出巡场面的人,何止千千万万,一旦有了机会,六国的忠臣义士和热血青年,就会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开始造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其实何止楚国呢?六国亡国之君,亡国之臣民,有太多太多人希望暴秦灭亡,恢复故国,因此希望刺杀秦皇之人,不可胜数。要想确保安全,必然加大护卫,必然劳师动众,必然劳民伤财,必然消耗国力,实乃失策。俗话说狡兔三窟,英明伟岸的秦始皇帝,确然不如高坐咸阳宫殿,静观天下之变,消弭祸患于无形,才能确保大秦帝国社稷长治久安,而乃四处巡行,不知止息,殊不知“轻则失臣,躁则失君”,以致亡身覆国,大秦帝国如同划过天际之流行,昙花一现。所以,帝王应该自重,端坐咸阳宫室,因为真正的“大行无迹”,便是“抱朴守一”,垂拱而治,打听天下的消息,自有万千臣工,又何必心存侥幸,事必躬亲呢?
善行无迹,用在治国之道上,就是必须作为的,就不事张扬,循道而行,悄悄做到,不留任何不良影响;不需作为的,绝不轻举妄为。这样外人看起来,君王好像什么都没做,一切又是那么的和谐,而在天下百姓看来,“民皆谓我自然”。这便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
巡行帝王 浩浩汤汤 如此者也 丈夫自当
【文章均为原创,图片源自网络。自度度人随喜,转发分享多谢。】
“善行无达迹”出自帛书《老子》,通行本《道德经》写作“善行无辙迹”,但基本意思都是指“善于行道之人没有履痕或足迹”。但若领会不到文字背后的东西,只能说没读懂。
我们从字面上理解,一定会感到别扭,什么样的人走路会不留下痕迹?而且在此一章里,老子连用一串排比句式: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以此来阐述善于如何如何,就能如何如何的道理。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白,本章所言之“行”,并非实指一个人行走在大路上,而是借“行走”来比喻“体道”“合道”的意思。其余的“善言”、“善数”等用意一样。我们接着分析:
其实在本章里,老子万变不离其宗,依然在做“道”的文章,本章里的几个“善”字,就是对“道”的进一步阐述,最终得出“虽知乎大眯”的结论,老子的意思是说,世人看起来明白了“道”,实则大错特错了。
老子一书中,所用之“善”皆不是做“善良”用,而是“善于”“至高境界”用。圣人体道悟道,动静与道同居,与道同出,而“道”无形无迹,因此圣人之行,当无辙迹可寻,强调的是一个“无”字。有辙有迹则说明“行者”运之有滞,通之有塞。
圣人“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寂与神交,冥与意会,熙熙于妙化之中,默默于玄造之内,又何必行之、言之、数之?
圣人体道,道无人物之别,也没善恶之辨,顺道而行,自然而然,不逆不违,同生同在,哪里会有什么行迹可寻?心无痕迹,足亦无痕迹。所以,老子说:人所以为人师者,是以别人的不足彰显自己的长处,认所以喜欢引别人的缺点为自己所借鉴,是因为有了美恶之别的分别心所致。
所以,“善行者无达迹”要表达的是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类同,都是要循道而行,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没有分别心的意思。
谢悟空问答邀请。
老子《道德经》二十七章原文为: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不用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这段话若放在今天的语境下来理解,大意是这样:
善行路者不留车迹可追寻,善演讲者不留瑕疵可指谪,善计算者不依托工具,善保管者门不上锁却打不开,善结盟者不用文字协议却能让各方守约。
至于圣人则善于挽救人类,且不放弃任何一人;善于拯救万物众生,也不放弃任何一个。这种胸襟的光明博大可称为袭明。
所以能帮助人的人(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能帮助人的人,则是善人的学生。但切不可让这样的老师尊贵,也不可不爱这样的学生。这样表述看似大智慧其实是大迷惑,这就叫做要妙。
老子此章,贸然解读,相对烧脑。若能全篇通读,便会顿觉透亮直白:原来读老子竟然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