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现在吃的饭盒以前肯定有区别,最日常的饭是如何随着历史发展的?
从古至今,餐桌上的主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中国为例,米饭和面食是目前中国南北方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但是并非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所谓“五谷杂粮”,历史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的发展,国人的主食是不断演变的。
史前时期,粟、黍、稻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大致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以北主要种植粟、黍,以南主要种植水稻。
到了商代,黄河流域的粮食作物有黍、稷、稻、麦、麻等。黍是最重要的作物,稷则占据第二位。小麦和水稻对水分和灌溉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商周时期虽然已经开始种植,但是黄河流域规模不大。江淮以南的地区,农作物以稻米为主。
到了战国时代,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农业发展快速,农作物品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吕氏春秋》中就记载了当时的主要作物:稷、黍、稻、麻、菽、麦以及大麦。稷是最重要的粮食,而小麦的种植面积在不断的扩大。到了汉代,小麦从粒食改变成粉食,大大的推广了小麦的种植规模,逐渐成为黄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南方则依旧是水稻的主要产区。
秦汉以后,中国经历了多次的分裂,统一,战乱,统一的局面,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不团的战争,融合,主要农作物也悄然无息的发生着变化。首先是小麦和水稻日益成为北方和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次是高粱和荞麦引入中国,在局部地区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最后就是占城稻从海外引入内地,并且不断的扩大种植区域。
明清时期,传统优势农作物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几种高产作物从海外引入。原产于美洲的玉米在明朝中期传入中国,因为其高产,在我国局部地区成为主要粮食作物。甘薯也是明朝中期传入中国的农作物,由于该作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强,迅速成为环境相对恶劣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与此同时,马铃薯也从外部传入国内,在有些地区,马铃薯成为粮食作物,而在有些地区,马铃薯则成为了一种蔬菜。
综上所述,几千年来,中国餐桌上的主食发生了多次的变化,很多曾今的优势作物渐渐的减少了种植,甚至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很多外来的高产作物却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成为了主要农作物。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谢谢邀请,回答如下:
我只回答美食方面的变化,至于副标题不予回答。
古代,原始人茹毛饮血,为了活命,活着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就不多说。
封建社会进入农耕文明时代,人们大约对所谓美食並未看重,那时上层也不过追求"声色犬马",有一幅名画《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