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在2019年有得到缓解吗?

联合国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了《2019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这份年度报告证实,去年是又一个打破纪录的年份,该年继续延续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从而表明人们距离实现《2015年巴黎协议》目标变得越来越远。

新分析显示,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一年,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基线高出1.1°C。气温在年中达到顶峰--2019年7月被认为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月。

总体来看,过去五年是最热的五年,2016年仍是当中最热的一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另外,报告还概述了气温上升所带来的影响。2019年是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最热、最干燥的一年,其中1月是该国最热的月份,12月18日是最热的一天。随之而来的则是有记录以来最低的年降雨量,当然难还有毁灭性的森林火灾季节。

而另一面,洪水在美国、印度、南美部分地区和东亚造成了极为广泛的破坏。高于平均水平的热带气旋破坏了许多地区,其中格陵兰冰盖损失了329亿吨冰,这也远远高于平均水平。

不过这份报告也带来了一些令人深感欣慰的消息,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在2019年停止。

尽管出现了停顿,但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会恢复增长。考虑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目前正处于人类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单个读数首次超过415 ppm,所以这样的趋势着实令人担心。

不幸的是,目前的发展轨迹表明,人类跟《巴黎协定》中设定的两个目标中的任何一个都相去甚远。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则表示:“我们需要所有国家证明,我们能够在本10年的基础上实现45%的减排并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我们知道,这是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唯一途径。”

根据我的分析2019年全球气候并未得到改善!

2019年仅仅开始一个月,极端天气已席卷全球多国,甚至打破多项历史纪录。美国中西部经历罕见风寒,澳大利亚遭受极端高温,气候变化再次引发广泛担忧。

北半球,美国中西部寒气逼人。1月30日,美国芝加哥早上的气温降到-23℃,打破了1966年创纪录的-15℃。美国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芝加哥风寒指数达到-52,即考虑风速影响,芝加哥最低温度相当于无风状态下的-52℃。明尼苏达州则创造全美寒冷新“巅峰”,气温低至-38℃,风速35英里/小时,风寒指数-70,突破美国最低纪录。芝加哥已经关闭主要景点和学校,伊利诺伊、威斯康星和密歇根州已经进入紧急状态。美国邮政总局暂停了北达科他、南达科他、内布拉斯加、堪萨斯、明尼苏达、威斯康星、爱荷华和伊利诺斯等中西部州的邮政服务。

南半球,澳大利亚却酷暑难耐。1月24日,阿德莱德气温达到46.6℃,打破80年来的纪录。怀阿拉48.5℃、利溪46.9℃、奥古斯塔港49.1℃,全部打破历史最高纪录。高温造成大量野生动物死亡,其中澳大利亚眼镜狐蝠两天内死亡三分之一。

欧洲多国气象部门预测,高达40℃、破纪录的高温本周将袭击欧洲多国,包括巴黎、马德里和慕尼黑等热门旅游城市都将受影响。德国气象学家容格(Dominik Jung)说:“在6月连续3日高达40℃,这是从未发生过的。撒哈拉将热空气吹向我们,加上太阳位置最高,所以高温会持续更久。”  2018年,热浪袭击欧洲,导致西班牙和葡萄牙多人死亡,德国和瑞典干旱。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北冰洋,以及北冰洋白令海峡洋流进入太平洋的流量和速度大规模增加来解释。2019年伊始,北冰洋冷水团加大了阿拉斯加寒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同时格陵兰岛海域洋流减弱,天气更冷,使得美国加利福尼亚洲、芝加哥等地遭遇极寒天气,与北极地区一样经受严寒。由于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施工和浚通,浚通海底导致白令海峡寒流速度增大很多倍。使北冰洋海水大规模进入太平洋,北大西洋暖流也就浩浩荡荡进入北冰洋。从北非赤道地区海面起源的北大西洋暖流也随之把大量的水蒸气跨越北冰洋变成冷气团,遭遇太平洋暖气团后2019年在太平洋中国沿海各省造成大规模降雨。同时,北非赤道海域起源的北大西洋暖流带走水汽和降雨后却带来高温气团,使得欧洲各国经受干旱和酷热天气。在太平洋的白令海峡洋流挤压南太平洋暖水域使得澳大利亚也遭受了高温天气。总之一切都可以用白令海峡洋流增大速度和流量来解释。

为今之计,只有修改白令海峡隧道施工方案为沉管施工法,先建造管道在沉入海底链接成为隧道,减少对海底的破坏和浚通。并建造海边商业建筑和拦河坝,减少白令海峡洋流速度。才能够减少北大西洋暖流,还原世界气候。

全球变冷[1]在20世纪70年代初曾成为学术主流,1971年,丹斯加德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

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天文台宇宙研究实验室主任哈比布尔洛·阿布杜萨马托夫在2007年发表论文称地球在1998年到2005年度过了全球变暖的高峰期,全球变暖主要是太阳几乎在整个20世纪持续保持不寻常的高发光度造成的,太阳的发光强度逐渐下降,大约在2041年会降到最低点,正是这一点成为地球显著变冷的原因,但海洋会推迟地球显著变冷的过程,全球变冷的高峰期将出现在2055年到2060年。

2008年,俄罗斯科学家哈比布罗·阿布萨马托夫持提出,地球在1998年到2005年度过了全球变暖的高峰期,全球变暖主要是太阳几乎在整个20世纪持续保持不寻常的高发光度造成的,现在太阳的发光强度正在逐渐下降,大约在2041年会降到最低点,正是这一点将成为地球显著变冷的原因,但海洋会推迟地球显著变冷的过程,全球变冷的高峰期将出现在2055年到2060年。

哈比布罗·阿布萨马托夫现就职于俄科学院天文台,从事宇宙实验研究工作,主要对太阳进行观测研究。他认为全球变冷的主要原因是太阳活性发生变化。全球变暖将逐渐停止,即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长了4%。

哈比布罗·阿布萨马托夫认为太阳光热或不热,完全遵循精确的活动周期,有11年活动周期和世纪活动周期,不久就会变冷。 太阳微光世纪周期将始于2012年,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下降,2050年达到最低值,平均将比现在下降1。

2~1。3摄氏度。所谓全球变暖,一个世纪也只上升0。6摄氏度。阿布杜萨马托夫还举了1645~1715年的寒冷期为例,认为到新冰期即将到来塞纳河和泰晤士河的河面都结了厚厚一层冰,荷兰的所有运河都已封冻。

俄罗斯人的祖先在第聂伯河和莫斯科河的厚厚冰面上赶集。俄罗斯得等15年左右以后才会发现太阳光线不足,冬天会变得更长和更冷。到2050年,其北部将覆盖厚厚的冰雪。白雪反射太阳光,将会变得更冷。

阿布萨马托夫说,全球变冷是由于太阳释放到地球表层的能量在慢慢减少。2008年,全球气温不会上升,也许会微微下降,因为太阳发光度处于30年来最低水平。 全球变冷将起始于2055年到2060年,持续45到65年。

即使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达到历史最高记录也不会阻止全球气温走低这一趋势。全球变冷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等问题,直接触及到地球80%居民的利益。

2022-02-15

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