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30岁的苏女士因感冒久治不愈来到医院就诊,入院后不足24小时苏女士突然心脏骤停,医务人员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后将她转送至湘雅医院。经诊断,苏女士患有爆发性心肌炎,该病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达到90%以上,通过治疗后,苏女士恢复了自主心肺循环,目前各项生命体征均趋于平稳。医生提醒:早期心肌炎患者症状类似感冒,容易被误诊,一旦出现发热加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华西第四医院院长李晓松于7月4日去世,享年56岁,夺走李晓松院长生命的就是爆发性心肌炎,而该病在不久前夺去了同仁医院32岁医生王辉的生命。爆发性心肌炎这么可怕吗?作为医院院长,可以第一时间享受到最好的医疗资源,进行最好的治疗,可是依然没能赛过死神。所以,女子感冒入院不到24小时因爆发性心肌炎出现心脏骤停,如果医院诊疗过程没有任何差错,肯定是没有责任的。
我的一个师兄就很不幸的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人,一个17岁姑娘感冒来门诊就诊,当时说有点心慌,也做了心电图等相应检查,没有特别异常的问题,就建议口服药物治疗,可是第二天小姑娘是被救护车送来的,情况危急,经过多个科室会诊认为是爆发性心肌炎,虽然进行了全力抢救,依然没能抢救过来。从此,在之后的半年里,家属不断的来医院讨要说法,并找这个师兄,各种恐吓威胁,甚至找到了他家庭地址,医院多次出面无果,没办法,只好让师兄回老家长期休假三个月。
言归正传,为何爆发性心肌炎如此可怕?
由于爆发性心肌炎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症状极为相似,甚至很多就是因为感冒所导致的,所以在首次就诊时极容易误诊或者漏诊,甚至有的患者干脆就当作一般性感冒不予理会。然而爆发性心肌炎却十分凶险,因为病情恶化非常快,短短时间即可出现急性重度心衰、恶性心律失常且常出现心源性休克,如未得到诊断和治疗,死亡率高达75%以上。
爆发性心肌炎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性、自身免疫疾病性和毒素/药物性三类,其中病毒感染性最为常见。由于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过度运动而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50岁以下的青壮年是爆发性心肌炎的高发人群。这是因为相比老人、儿童,青壮年人群的自身免疫力更强,当受到病毒侵犯时,自身的防御系统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损伤自身的心肌细胞。
爆发性心肌炎的症状
爆发性心肌炎是一个临床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由于无法及时做冠状动脉造影,不少病人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耽误了治疗。早期表现为感冒症状,比如发热、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之后迅速出现心肌受损表现,如心悸、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痛、头昏、极度乏力等,后期很快出现心脏衰竭或者严重心律失常,并可伴有肺、肝脏、肾脏等多个脏器功能衰竭。
很多人不理解,小小的感冒竟然能死人,医院连感冒都治不好。事实上,感冒有的时候真的能夺人性命,尤其是年轻人,一定要好好爱惜自己身体,不要经常的熬夜、过劳,过度透支健康上天迟早会一并还给你。爆发性心肌炎虽然发病率并不太高,但进展迅速,救治机会稍纵即逝,死亡率很高,及早确诊、尽早治疗是逆转暴发性的关键。
心肌炎顾名思义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最为常见的病因是感染性因素,比如说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原虫等等。非感染因素导致心肌炎的病因包括药物、毒物、放射、结缔组织病。起病急缓不一定,少数心肌炎呈爆发性,严重时导致急性心力衰竭或者猝死。
病毒导致的心肌炎最为常见。包括柯萨奇B组病毒、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等最为常见。其中柯萨奇B组病毒是最为常见的致病原因,约占3-%-50%。此外流感病毒、风疹病毒、E病毒等也会引起心肌炎。但是相对来说比较少见。
病毒性心肌炎对于心脏的损害来源于①病毒对心肌的直接损伤;②病毒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共同作用带来的心肌损伤。
在临床症状上轻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重者可以发生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多数患者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咽痛等等,随之而来的是心悸、胸闷等不适。本病心电图没有特异性改变,心肌酶谱和CTNI会有升高,心脏彩超可以有相应改变,心肌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上还没有特异性治疗,应该以针对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为主。
那么普通人应该如何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呢?
首先,应从预防入手。平常要避免感冒,防寒保暖,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尤其是在流感大爆发期,出门可以戴口罩。
其次,注意休息。不要通宵熬夜,在患上感冒后,一定要多喝水,休养生息。如果有全身乏力的情况,一定要警惕心肌炎。
再次,必要的时候要用药物治疗。如刚患上感冒没多久,或有明显的发烧,血象指标中的白细胞没有升高,同时流感A+B抗体阳性,就可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比如奥司他韦。
最后,我们应该对病毒性心肌炎引起重视,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特别是在感冒之后,如果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就要格外当心,必要时及时就医。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头条号
我不理解为什么好多人写文章从不切题回答,但我想还是针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