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催泪电影有哪些?

相信你的朋友圈里也被这样一部动画电影刷屏了——《寻梦环游记》(英文名《Coco》),而我认为它是2017年最催泪的电影。

动画上映4天,超过6万观众给它打出了9.3的高分

有人说,这是在2017年接近尾声的时候,送给所有人的一碗来自“亡灵世界”的心灵鸡汤。

因为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个被诅咒后进入亡灵世界的小男孩,和已经去世多年的家人们。

小男孩名叫米格,他很喜欢音乐,却出生在了一个非常不喜欢音乐的家庭里,因为在整个家族的记忆里,曾曾祖父曾因为追逐音乐梦想而抛弃了家人。

不喜欢到什么地步呢?米格的奶奶,因为看到他弹奏吉他,一气之下竟然把米格的吉他摔得稀巴烂。

伤心欲绝的米格冲出了家门,发誓不管家人如何阻挡,也一定要追求自己的音乐。

他悄悄偷了一把吉他,没成想因为这天恰好是“亡灵节”,碰了逝者之物的他被诅咒,也因此进入了亡灵世界。

也是在这里,他阴差阳错地认识了被家族埋怨的曾曾祖父。

那个尘封多年的误会,终于水落石出:

原来,曾曾祖父当年在所谓的音乐梦想和家人之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家人。只是在回家的路上,被恶人所害。

近百年过去,曾曾祖父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人,只可惜所爱隔生死,生死不可平。

最残酷的是,深深思念着家人的曾曾祖父,马上就会因为被家人遗忘而走向终极死亡。

什么是终极死亡呢?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心跳停止,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举行葬礼,人们宣告你在社会上不负存在;

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从此整个宇宙都不再和你有关,而这就是终极死亡。

重新回到人间的米格,为了曾曾祖父不被遗忘,也为了他能与心心念念的家人见面,对着年迈的太奶奶Coco,唱起了那首插曲

经历过死亡体验的米格终于明白:

原来,最可怕的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身处没有深爱之人的远方;

原来,最可怕的不是离开和死亡,而是被所爱之人遗忘。

不是因为存在才被记住,而是因为被记住就已经是存在的意义。

原来,人生最大的馈赠,就是愿意把心空出一个地方,永远地写上某个人的名字。

据说,人一生会遇到过8263563人,会打招呼的是39778人,会和3619人熟悉,会和275人亲近,但最终都会失散在人海。

这大概就是时间的力量吧,它给予你一些人,又从你身边带走一些人;让你被短暂地记住,却又被经常地遗忘。

可时间也让我们明白,只有最在乎和最爱你的人,才会陪在身边,也会永远记住你。

他们可能是含辛茹苦养你长大的父母,陪你走过风霜雨雪的恋人,或者是见证过彼此最糟糕一面的知心朋友……恰恰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我们的存在才有了意义。

2017年初,一部叫做《一条狗的使命》的电影在各大影院着实给了观众们的泪腺以极大刺激,据报道,上映后,其票房口碑双双爆棚,俨然已经成为一部现象级的电影,甚至被赞为“史上最萌宠物大电影”、“观影零门槛的春季必看合家欢治愈电影”。

观众普遍反映,“电影太感动、太贴心,很戳泪点”,但更多的呼声则是“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去看一下这部《一条狗的使命》,能从电影中找回一些自己失去的或是迷茫的东西”。

我不是年轻人,但也好奇地走进了影院,影片情节不复杂,讲述了一条叫做贝利的狗与主人伊森经历了诸多坎坷后,又经历多次重生,在一次次生命的轮回中寻找不同的使命,最终又回到了最初的主人伊森身边并帮他重拾勇气与幸福的故事。

影片的确很催泪,只记得开场不久,便抽涕声不断;待演完时,已是遍地揉皱的纸巾!

我也哭了,但却不是为那条狗给我的感动,而是情节中的一处“硬伤”给我的刺痛!

“硬伤”并非来自一只狗,而是一个人!

影片中,主人公伊森有一个“不成功”的父亲,他是儿子伊森眼中的“敌人”和“累赘”,他性情古板,不喜欢狗,也不希望让儿子养狗,他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设宴讨好老板,为不如意的境遇而借酒消愁,最后在家庭矛盾中被驱逐,然后,这个人就再也没有在影片中出现。

从他最后的潦倒来看,我只能用采用鲁迅对孔乙己结局的猜测——大约他的确是死了!

正如孔乙己一样,这世界,也没给他留下活路!

可他真的罪有应得吗?

他是性情古板,但只有活泼灵动的人才配做父亲吗?

他是不喜欢狗,但不喜欢狗就该死吗?

他起初不让儿子养狗,儿子伊森竟以离家出走相威胁,使他不得不妥协。不让养狗就出走,作为儿子,这样做就一定合适吗?

他为了保住工作而讨好老板,难道不是因为他要抚养整个家庭吗?

他把狗关进小黑屋,实际上是在对胡闹的儿子表达着他的不满,难道我们小时候做错事时,就没有被父母没收过玩具?

他在聚餐时,提起古巴的导弹危机,大家立即就责备他不该在饭桌上提起如此严肃的话题,可为何没有人问问他为何因此焦虑?

他虽不喜欢狗,却一边看着草坪上与狗玩乐的儿子,一边给予儿子鼓励,难道不是在尽力理解着家人?

他主动来看儿子的比赛,难道不是对儿子的惦念?

他后来颓废失落、整日酗酒当然不应该,但一个常被家人理解与关爱的人会如此吗?

但显然没人在乎正深陷中年危机的他,尤其对天资出众、俊朗阳光的儿子伊森来说,狗才是他的最爱,至于一个“丢人”的父亲,还是趁早离开为好!

就这样,一个为了家庭生计在职场饱受屈辱的父亲最后被家庭抛弃了,而实质上,这个从来都视他为“累赘”的家庭,又何尝给予他过关爱!人们责怪他把狗关起来时连个毛毯也不给,可最后,谁又给过这位走投无路的父亲一条“毛毯”?

但可悲又可笑的是,这场被资本剥削和冷漠家庭制造的联合谋杀并没有引起震惊,而是被一条狗盖上了温情脉脉的虚假面纱——作为“玩物”的狗给予了人们“爱”和“亲情”的假象,尽管真实生活中,唯一的父亲正在崩溃的边缘游荡,或者早已曝尸荒野。人们愤恨于狗命在收容所“屈尊俯就”,而这条人命连个“收容所”都没有。

一世父子情,不抵一条狗!

我并非吹毛求疵,也并非促狭偏执,仅从艺术层面来看,我相信影片情节如此设计一定是为了突出狗的忠诚,但为了突出主旨就一定要以人伦的毁灭作为陪衬?就像《白蛇传》里白素贞为救许仙而水漫金山,为了突出这只蛇精的浓情款款,就一定要让千万淹死的百姓以生命为之买单?

从现实角度上看,这种情节的设计更是很不可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富二代王思聪给他的狗配戴两块Apple Watch,以及武汉市遛狗的“贵妇”辱骂环卫工“连狗都不如”等桥段,会让人感慨于社会的冷漠及阶级的断裂,并不禁发出探问:“这世界,究竟是狗不如人,还是人不如狗?”

更主要的是,这会不会让那些为了家庭而辛苦奔忙的父亲们的心里隐隐作痛?

中年难过,谁不是活得焦头烂额!

影片最后,借用狗嘴教育我们要“活在当下”、“要开心”,联想起那位不知所终的父亲,突然觉得这碗鸡汤里,添加了太多伪善!

2022-03-10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