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列车并不是指列车的动力来源于磁场,而是列车依靠磁场不直接与车轨接触,这样就克服了极大一部分的阻力,这样的话,列车在同样的动力下,速度会更快,耗费的能量也会更少。
磁悬浮列车并不是靠旋转磁铁推动前行的。无论是列车本身,还是轨道,都没有旋转磁铁存在。那磁悬浮列车前行是如何实现的?
通俗地讲,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将线圈变为电磁体,与列车上的超导电磁体相互作用,给列车提供向前的推力。
下面谈谈磁悬浮列车的基本原理,重点是推进系统,详细解释磁悬浮列车前行的动力问题。
磁悬浮列车主要由悬浮系统、导向系统和推进系统三大部分组成,目前的绝大部分设计中,三部分的功能均由磁力来完成。
悬浮系统
要使列车在运行时不是紧贴着钢轨行驶,而是以悬浮的形式飞驰在轨面上,就必须要有悬浮系统。
目前主要分为两个技术方向:一是德国所采用的常导型磁悬浮技术,即电磁悬浮系统(EMS);二是日本所采用的低温超导型磁悬浮技术,即电力悬浮系统(EDS)。我国上海的磁悬浮列车采用的是常导型磁悬浮系统。
导向系统
为保证悬浮的列车能够沿着导轨的方向运动,需要在列车两侧提供必要的推力,原理与悬浮力相类似,可以分为引力和斥力。
在机车底板上的同一块电磁铁可以同时为导向系统和悬浮系统提供动力,也可以采用独立的电磁铁用于导向。
推进系统
驱动磁悬浮列车前进的原理与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相同。列车下部支撑电磁铁线圈的作用就像是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励磁线圈,地面轨道内侧的三相移动磁场驱动绕组起到电枢的作用,类似同步直线电动机的长定子绕组。
参照电动机的原理,当作为定子的电枢线圈通电时,由于电磁感应而推动电机的转子转动。同理,当沿线布置的变电所向轨道内侧的驱动绕组提供三相调频调幅电力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承载系统连同列车一起就像电机的"转子"一样被推动。这样,悬浮列车就实现了非接触的牵引和制动。
假设初始状态如上图: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同时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此时,列车受到向前的推力,向前运动。
根据车速合理调整线圈中电流的频率和电压,使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方向适时翻转,原来的S极电磁体变为N极,原来的N极电磁体变为S极,恰好与列车前进一段距离后的车体上的S极和N极相对应,从而继续提供向前的推力。这样列车就可以前行了。
原理很简单,实现很有难度。就是直线电机的原理。通俗点讲我们平时用的电机都是做圆周运动,把圆周运动电机的定子平铺作为”轨道”把转子也平铺作为列车,定子加电转子切割磁力线就运动了。电磁弹射也是这个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