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和乐队文化是音乐世界永远无法被忽视的一种存在,他们大多数为独立音乐人,在世界各国都如此,且曾经在六七十年代的欧美创造过一个辉煌鼎盛的时代,产生了无数伟大的独立音乐艺术家,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如著名的甲壳虫、枪花、披头士、滚石乐队等等,如八九十年代中国的黑豹、唐朝乐队等,尽管他们风格流派各异,但对世界各国音乐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商业和艺术上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且不断被模仿、被传承,历久弥新。
和很多流行音乐相比,乐队音乐(独立音乐)根植于草根,生长于民间,所以它更接近音乐的本质,更接近生活本身,更直接更诚恳更真实,更粗粝更质感更有个性更具直入人心的力量,因而也更被普通民众所接受和追捧。只是在中国,在所谓“主旋律”和各种流行音乐的裹挟下,他们一直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大多不为人们所知。
我们抛开《乐夏》这档节目本身的综艺性不谈,我觉得《乐队夏天》这个节目非常好,是因为在中国之前没有人这么做过,几乎没有人重视过乐队和独立音乐的存在,在八九十年代(摇滚)它曾经昙花一现过,近几年也有很优秀的民谣乐队的存在,或者瞬间璀璨,快速陨落,或者半死不活、不温不火,但我们没有理由忽视乐队在中国的存在,在一个“娱乐至死”、流量至上的商业时代,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鱼龙混杂的流行音乐甚嚣尘上的这样一个时代,给生存空间逼仄的乐队一个机会,一个平台,被人们所了解和倾听,是一个特别牛逼和积德的事情。《乐夏》1或者2,做这个事情本身已经很值得点赞了。
至于说这个节目“土”与“不土”并不重要了,在第一季我们已经了解到,很多即便已经很优秀的乐队甚至才华横溢的音乐人,因为不愿意向市场妥协,不肯随波逐流,音乐理想与生存现实的冲突等诸多问题困扰,因此生活窘迫,生存空间狭窄,不被所谓“主流”接纳,和当下很多流量明星、偶像男团女团之类相比,我觉得乐队和独立音乐的坚守,更值得被尊重,他们应该被推介,被人们逐渐熟知并得到认可。
什么是“土”?是指第二季出场乐队普遍的表演风格、水平很“土”,还是指爱奇艺策划这个节目本身这件事儿看起来特别”土”?,甭管哪个,都不重要。就像大张伟说的,这个时代太“快”了,我们都不给音乐机会,不给自己聆听音乐的机会,这个节目的意义在于,如果能让我们的年轻人能再去拿起吉他、重新去喜欢音乐、喜欢乐队,喜欢摇滚,就是一件特别牛逼的事情!
第二季看到了“快男”出身的白举纲,且不论他乐队的水平风格如何,作为一个已经成名的全能艺人,在首轮被淘汰后,他说了一句话令人动容的话:我就是想做乐队,如果这辈子能做乐队,让我在大街上讨饭我都愿意!
最后特别想说的是,我们看过太多的选“秀”节目,听过太多的“流行音乐”,了解太多的“规则”和“猫腻”,深谙太多的商业炒作,当我们看过《乐夏》后,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甚至一些七零后八零后的独立音乐人、摇滚人,身上依然保持着的那种单纯、善良、真实、执着,惺惺相惜又互相尊重,对名利(名次)的淡然,对自我音乐理念的坚守等特质,尤其令人感动和尊敬,和其他节目看到的那些情景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作为乐盲的马东主持很棒,很有感,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