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十堰人是怎么过年的?

虽然我还没满20岁,但是父母也给我讲过20年前十堰过年的一些风俗,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就算过年开始了。过小年这一天,女人们要打扫卫生,除旧迎新,开始置办年货,提前腌制除夕年夜饭要吃的鱼。

腊月二十四的要祭灶,送灶神上天,把锅台下面的旧灶神像换成新像。

到年三十那一天最忙,早上起来后女人们忙着准备饭,小孩们可以玩炮,帮着大人贴春联,贴年画,中午要在吃饭前放鞭炮,老人坐上席,按辈分坐,老人先动筷子,然后晚辈才能动。晚上跟中午差不多,全家围着火炉烤火守岁,那时候电视还不太流行,不怎么看,还没有看春晚的习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小孩跟着大人在凌晨去财神庙迎财神,放炮。

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有的饺子里包的硬币,小孩最喜欢吃这样的饺子,接下来的几天就是走亲访友。

到正月十五有开始热闹,有龙灯耍,花灯,郧阳凤凰灯,非常热闹,那天夜的,老人会点一根大蜡烛,亮一夜,家里灯开一夜,很是亮堂。

我也来回答一下此问题,来追忆一下二十年前我印象中的十堰农村人过年情景。二十年前我还十几岁,记得每年一到腊月就进入了过年前的“筹备”工作,这也是最早的准备,因为所筹备的东西都是“传统手工自制版”年货一一酿酒、打糍粑等,所以必须要提前准备,这样才能保证过年时能喝到甘甜纯美的黄酒、玉米酒。

到了二十三小年,家中就要抽出一人去继续准备过年份子了,不用多说,这个艰巨任务就落在了母亲身上。小年当天,母亲一大早就开始和面发面,准备蒸馒头、蒸包子,小年吃馍是南方人的习俗。而这一天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这意味着我们又可以吃到好的了,早上母亲很早就起床了,先蒸几个试试看,好吃的话晚上就大蒸一锅。蒸馒头的步骤通常是先烧火烧(半锅)水,在水快烧开之前赶紧放将做好的生馒头、包子放进蒸笼里开蒸,大概一个小时候后,就会看到锅里有阵阵白烟冒出,紧接着香味扑鼻,这时候就已经熟了。醒的早的我们就有“福分”看到白白嫩嫩香喷喷的馒头,把我们馋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是再馋也不能吃,因为这头一锅是要孝敬灶王爷的。到了晚上,等到重新蒸好的一揭锅,我们马上就围了过去,但母亲又出来维持秩序了,让我们不要抢,一个个来。

小年过后,就按照过去歌谣中所唱的那样继续一步步完成剩余的工作。其中还有最重要的一道工作就是杀年猪了,那时候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养有几头肥猪,有了肥猪就不愁没有肉吃。卖掉几头,剩下一头就杀了自己吃。还记得当年 每年到了杀猪时刻,都要提前半天做准备工作,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提前请好杀猪匠,要是去晚了就被别人家抢走了,但若是周边邻居就没事,因为几家可以”共享”一位杀猪匠。请完杀猪匠就去请邻居们,准备工作做完后,第二天早上要为自家的猪做最后一顿早餐,吃完后就让它好好休息。到了傍晚,杀猪匠和帮手们都来了,就正式开始杀猪了,大家分工合作,所以进度也很快,但也要一直忙到天黑才弄完,弄完后就请所有的师傅及客人们吃饭。

杀完年猪到了二十七八就要上街赶集买年货了,记得每次赶集,我们这些小孩都会缠着大人让他们带着我们一起去,到了街上,大人们推着车在前,我们跟在后面。由于人很多,所以每次走着走着就走散了,大人们继续挑选年货,我们则跑到街头的百货小店中去看我们最喜欢的东西一一收录机、单放机、磁带、VCD碟片,还跑的游戏厅里去打游戏,当然哥哥姐姐们就没我们幸运了,他们要跟着大人们一起,帮他们拿着已买好的年货。买完年货,大人们指导我们认路,所以就不管我们就先回去了,每次等他们回来没多久,我们自己也跟着回来了。

当然有些年货是不用上街买的,因为会有专门小贩“上门服务”,比如炒包谷花、玉米棒,还有玉米换苹果等。每次等到他们快要来的那几天,大人们就要让我们仔细去听,所以那几天我们都会竖起耳朵听,只要一听到吆喝声就知道他们来了,于是马上就跑过去将他们拦下,拉到屋外到场里开吵,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炒熟开锅那一刻,每到这一刻,我们都躲得远远的,只听到像放炮的声音一响,我们就马上过来,这时在烟雾缭绕下就能看到已经熟了的包谷花了。

过年前最开心就是的文娱活动,那时候的农村虽然条件艰苦,物质生活匮乏,但自有了电视后就增添了乐趣,由于我们这个小村庄里的几户人家背靠大山,有了大山的阻挡,电视信号就很弱了,架个室外天线还稍微好点,那时的有一个001的室外天线卖的挺好的。平时就只能收到一两个台,只有一个是清晰的,其它都是模糊的,而且还只有晚上有,白天没有。但是只要到临近过年几天,清晰的那个频道不仅破例白天播出,而且还连续几天集中播放一批电视剧。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也正是从那段时间,我们看到了83版《射雕英雄传》、《九阴真经》《上海滩》等港剧,《宰相刘罗锅》等内片。

到了年三十那天,全家总动员,早上起床一起贴春联、剁馅包饺子,然后等到晚上年夜饭的到来 ……

到了正式过年期间,村里也热闹了起来,村里文艺队就开始演出了,那时的文艺队吹拉弹唱样样俱全,他们最擅长的一项节目就是玩彩船,背媳妇、玩贝壳等。首先是在村委会演出,然后是一个组(队)一个组的去演,一般会在一个组里选择几家农户作为代表,被选都是靠近低矮路边的人家,这样方便他们玩完后稍做休息就走,那时不管在哪儿玩都是免费的,只不过是要准备点烟酒去犒劳一下他们。表演一直持续到初五。

接下来还有唱大戏的,一般都是河南的豫剧,每到一开戏,男女老少都会跟着一起去,我们虽然看不懂,但也会跟着一起凑热闹。由于是远道而来的豫剧演出团,所以是要收门票的,记不清是多少钱一张了,我们这些小孩,会让大人夹带一个进去,带不进去的,就会悄悄跟着其他大人一起混进去。一般都能成功,也有少数不能成功的,那也只能重新掏钱,或者只能在外面听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一十堰人二十年前的过年情景,虽然内容略多,但却很详细,那时候虽然物质匮乏,条件艰苦,因为人心都很纯真、善良,人与人之间都能以诚相待,所以每到过年,我们就可以四处串门走亲戚去拜年,回来后再继续到周围邻居家继续玩,所以很开心很快乐。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22-03-19

20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