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让孩子背2000字劝学,如此揠苗助长怎么看?

确实,操之过急!

荀子《劝学》篇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也就节选了四个自然段而已。

小学,即便是六年级孩子,其实就是全篇背诵下来也是有很大难度的,更何况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因为一篇《劝学》击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那真是得不偿失。

你都已经定下调子了,还让别人怎么看?

我看如果只是让孩子背背,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不让背翻译就可以。你认为2000字很多吗?幼儿园的孩子还不认识字就会背《弟子规》了,那可是1080个字的。你认为很难,是因为你想着孩子理解不了,死记硬背,其实小孩子他可是不管如何翻译成现代文的,他就用文言文理解,你能办到吗?语言就是一种传达思想的工具,孩子一开始接触的是什么,就会理解成什么。所以只管给他分成几部分,分开来背诵,很快就能背下来的。另外我认为现在语文教学古诗词都要求翻译成白话是很不妥当的,应该创造出一定的场景和氛围(现代的科技手段很容易的),让孩子自己读,背,感受,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一旦身临相似的环境自然而然会说出应景的诗句,言简意赅并温文尔雅,有何不可?一篇文章,合适的地方用一两句古诗词,是不是就是文章立时就显得高大上起来。

所以我认为古文就是背的,不是不必要理解,是不必要翻译成现代文理解,有时你会发现好多古文,你翻译成现代文怎么翻译都是词不达意,因为好多东西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你虽然不能翻译成现代文,但是你会用。

所以说,如果孩子有余力为什么不能多背一些?并且小孩子心思单纯,背东西要比成人快的多。难道非要等到背东西慢时再去背吗?

您的问题其实已经代表了你的观点——揠苗助长,这不仅对于植物生长造成危害,对于办任何事情如果操之过急,急于求成,都只能适得其反。

客观地讲,《劝学》是荀子的名篇,充盈着荀子的哲学思想,主要讲述学习重要意义,劝导人们如何正确的去学习。

在《劝学》篇里,荀子首句提出:“学不可以已”,也就是说学习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不能有一刻地停止、废弃。说明了人们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写道: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在这里,作者用四个例子:青蓝之色、冰水之感、木轮之曲、金利之变,从各个角度来阐述开篇之语,通过人们的日常感受,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他还在文中比喻说: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不要学螃蟹,而要学“用心专一”的蚯蚓。这些名言警句,揭示出坚持不懈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诸如此类的优美句子,文中大量出现,读起来琅琅上口,趣味盎然。

第二、《劝学》篇中,荀子不仅提出学习要持之不断,而且充满了智慧和思辨的色彩,特别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跃然纸上。

如谈到学习由量变到质量时说: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这就是说,积土成山虽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么兴风起雨就是一个质变的结果;积水成渊是量的叠加,那么总有一天,会蛟龙腾出,吞云致雨;同样道理,君子坚持量的积善成德,也必然会有一个质的“圣心备焉。”

第三、《劝学》篇中,还专门阐述了知与行的关系

荀子强调“闻之”、“见之”、“知之”,但更重视“行之”,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知识指导行动。

文中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在这里,先提出了思与学的关系。这是对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引申,把“学”这一行动高于思之上;接着,又提出“知”与“行”的关系,“跂而望”是为了知,那么“登高”就是行动,所谓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这也正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所提出的 “知行合一”;

综上所述,《劝学》是一篇充满智慧和启迪的古典范文。但是,这篇古文中虽然有不少通俗易懂的比喻,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无论从理解能力还是背诵能力,都为时过早,不适宜小学生通篇诵读。

《劝学》全篇1964字,即便是到了高中阶段,课文中也仅仅节选了第一、第二、第四、第七四个段落362字。可以想象,高中生尝且只节选了五分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基本上算是天书了。难度大、道理深、生字多,一味地要求通读背诵,必然造成小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只会象鲁讯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描写的那样:“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

当然,不主张小学生通篇背《劝学》,也不是一点也不用背,可以挑选一些名句名言来背,这对于启智心扉、提高兴趣还有帮助的。

2022-03-24

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