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辩论会,我是反方(勤俭节约不过时)
希望得到一些建议
不邀自来,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我认为:勤俭节约永不过时,永不褪色!
当你在KTV啃着一枚好几块钱的瓜子之时,你有没有想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们?舌尖上的浪费,挥霍的是父辈的血汗,蚕食的是他们的艰辛,透支的是你自己的良心!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北宋名相司马光以俭为本,为后人所尊崇;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生活低调,为万民所敬仰;一代伟人周恩来吃饭时,不肯浪费一粒米,偶尔洒到桌上的米粒,也要立刻捡起来放进嘴里……
然而,在我们身边,随手倒掉残汤剩饭之人比比皆是,“舌尖上的浪费”拾级而上,情况堪忧。
走进很多学校的食堂,首先引入眼帘的,往往是那些不堪重负的饭桶。
一些在饥饿之人看来已然是美味佳肴的饭菜,却无奈地躺在饭桶里“寿终正寝”。
各位不妨计算一下:假如一所学校500名学生,每人每天浪费50克饭菜,那么一天就浪费50斤,一年下来就浪费了近两万斤,这些粮食,足以让一个家徒四壁的三口之家14年不饿肚子,这样的浪费无异于一种犯罪!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每一粒粮食都浸透着农民的心血。我们随手倒在饭桶里的,不仅仅是残汤剩饭,更是父辈们的血汗啊!
当我们尽情倾倒的时候,灾区的儿童正饥肠辘辘;当我们任性挥霍之时,我国边疆地区的老人孩子正食不果腹!
珍惜每一口饭、每一粒粮食,就是尊重每一名劳动者;
吃不完打包兜着走,并不丢脸!比丢脸更可怕的,是在铺张浪费中丢掉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是在摆阔气、相攀比中丢掉了感恩之心和廉耻之心!
勤俭节约,永远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谢邀请!
居安思危,这种思想在任何时代都应保存,勤俭节约在任何时代都会是美德!
虽然现代生活水平已大幅提升,但危机仍然存在,有来自战争的威胁,有来自自然的威胁,还有其他各方各面的威胁,节俭仍然很有必要!
我们在消费一件产品或吃每粒粮食的时候,可否想到这些东西都是一线工人和农民的艰辛,可否想到还有许多的人连吃饱饭都成为问题!
节俭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是全社会的,节俭要从我做起!
更多交流,欢迎关注了解!
谢谢邀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这个美德是传统的,所以,能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理念,完全在掌握一个“度”字上。掌握的“度”恰好,或在这个“度”以内,那么,勤俭节约就是美德,就不过时;若超出了这个“度”,那么,勤俭节约不但不是美德,反而是陋习,必须予以抛弃。
题主作为勤俭节约的正方,要把辩论的关键点给找见,那就是看上去不起眼的勤俭节约,长期坚持,可以显现出巨大的效果。论证可以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等。在辩论时,要把材料整理好,由轻到重,由小到大,句句诘问,步步推进,层层递增,咄咄逼人,如此方能获得辩论的胜利。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我内心中,所持的却是反方立场,我真的不认为勤俭节约就一定是美德;我也真的不认为勤俭节约一定没有过时。
首先,社会的发展是靠物质生产来推动的,勤俭节约会限制物资的生产,制约经济的发展。
其次,出于勤俭节约的目的,以次充好,以旧代新,会把有限的市场给占有了,会把市场资源给浪费掉。基于此种认识,我一直不赞成打价格战。打价格战就浪费市场资源,结果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第三,勤俭节约还会使人放着好日子不过而去追求过苦日子。人的一生很有限,苦日子过的多了,好日子自然就过的少了。偶尔忆忆苦思思甜是可以的,把忆苦思甜当成常态,就违背生活的本意了。
第四,如果勤俭节约的过了头,把腐烂变质的东西也舍不得扔了,仍然要勤俭节约,所得到的结果就是不勤俭、不节约;因为你吃出了病,拿着大把的票子,把吃药当吃饭一样,恐怕就是最大浪费了;而且浪费的不仅仅是金钱,还包括你的健康。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非常抱歉地说:题主,对不起,我真的不能和你站在一个战壕里。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问得好!个人觉得,节俭永远都不会过时,不管物质多么丰盛,多么富足,都不会过时,因为这是一种美德,美德是不会因为历史的变迁而改变的。因为节俭可以让我们珍惜劳动,尊重劳动,正视劳动者的产品和成果,我们对这些产生尊重和重视的心理以后,我们才会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勤俭看似小事,其实攸关个人和国家的之命运。
从小处看,从个人角度来说,节俭可以养德,可以提升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就像上面我说的,可以让人们知道珍惜劳动者的辛苦,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古时更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的确,我们平时日日在用生活用品,哪一件不是生产者们的辛勤汗水换来的,我们每天吃的粮食蔬菜,不都是农民们历经一年四季的辛苦换来的吗?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节俭,养成奢华浮夸,爱慕虚荣的坏习惯,最终也将被这习惯所害。譬如一个人,赚的少,还不知道节俭,花的多,你想这样的人,日子过得会幸福吗?
家庭更是如此,不知道节俭,奢侈浪费,必定会败尽家产,倾尽家财,最终导致败家破家,不得安宁。
国家不知节俭,到处铺张浪费,奢侈豪华,必定引起人民不满,造成人心不稳定,社会不稳定,最终可能会危及国家安全。
历史上,有多少朝代因为国君不知节俭,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兴建宫殿,暴敛民财,最后致使民众怨声载道,逼迫民众揭竿而起,最终夺取政权,取而代之。上下五千年,凡有此思想者,最终必将走向衰灭。所以李商隐才发出强烈疾呼,要我们风行节俭,德行规范。
所以说,不管我们物质丰富到什么程度,都不应该放弃节俭这一美德,也没有任何理由不去节俭。跟何况,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我们国家的发展状况,从哪个角度来说,还没有达到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哪有任何一点理由去奢侈浪费,不去节俭呢?
所以说,现在社会,将来社会,以致更久远的社会,只要是人构成的社会,节俭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关于“节俭”,让我们一起跟随萃辰天心书院来学习一下吧!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认为人的生存依赖于自然,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是从自然界提取,但不能浪费物品,浪费是对天地的不敬,会受到惩罚。唐太宗建立唐朝后没有新建皇宫,而是沿用隋朝的宫殿。他让3000多宫女走出宫门,嫁人生子过上平常人的生活。他要求嫔妃的衣服不许拖地。唐太宗的节俭理念为营造贞观盛世作好了良好的铺垫。逆道而行、暴殄天物就会受到报应。秦始皇灭亡六国,一统中华,可谓强大无比,然而秦始皇执政后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征集全国民众修建阿房宫,严峻刑法、劳命伤财、天怒人怨,最终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强秦江山二世而亡。
接受亲友宴请不可留连,要善解人意,理解别人。主人会出于礼貌挽留客人,如若长时留连会打乱别人的正常生活,因此要知趣而返。三国时期,曾出现过出于政治目的的挽留。周瑜为了腐蚀刘备的意志,收复荆州之地,曾设计刘备在东吴招亲将其挽留,每天莺歌燕舞、山珍海味、极尽奢侈。刘备险些在温柔之乡不可自拔,好在有军师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加上赵云的及时提醒,才没有上当。可见留连宴请,不仅会麻烦别人,而且会耽误自己。
保持节俭,不沉迷于物欲,才能有所作为。
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回顾一下今天所学: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今天的经典诵读就到这里,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我们明天见!
《天心365》家庭国学共修是萃辰天心书院每天推出的内容,从中能让我们学习更多人生智慧,丰富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您可以到喜马拉雅关注“印竹”老师,收听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