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Y 的儿子小小Y半岁的时候一直咳嗽,然后就去了被小Y带去了省人民医院,又是拍片,又是验血,吊水打针全用上,花了4K多,仍然没治好,于是朋友推荐他去看了中医,结果老中医啥都没干,就看了看外表,把了把脉开了几付中药,吃了一周后居然还真好了。
小Y 的邻居小X的儿子也生病了,于是小Y 就介绍小X去看了中医,结果老中医不在,黑医生坐诊,结果钱花了,病没好还耽误了病情。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大C在农村的路上刷小故事呢
所以作为外行人,我认为中医的经验积累如果能得到传承,再辅以现代的科学,必然有不错的发展前景,未来N年以后,中西医终将融合,毕竟会治病的就叫医学,而与中西医的方式无关。
有可能!比如24脉象,如果可以的话,完全可以造出这样的辅助器械,帮医生把握脉象。前提是,你首先要明确界定好各种脉象的技术指标或者参考区间;其次该器械要足够灵敏,要能够体现病人脉象的变动情况;最后,器械得出的结果,也只能是医生切脉的辅助参考,提高医生望闻问切的能力与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不管任何辅助工具哪怕是最智能的机器人都是在某些方面模仿了人的部分技能,却绝对替代不了人的经验积累与不断参悟和创新。
有人之所以认为中医不科学,原因就在于它的玄之又玄,博大精深,许多表象与内因暂无法用仪器分析,或许根本就不需要吧!想想也是,如果远远望一下病人的气色,就能通过七窍看到臟腑乃至骨髓的境况,岂非更简单有效。
想来想去,学好中医,要有大量的积累,包括医学经典与现场病例,要有一定的悟性,包括悟人生与医道,更要有一颗心,拯救黎民於疾患的仁愛之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医不用现代技术也能发展的更好,这是中西医文化差异导致的根上的发展方向就不同,中医是中国人几千年对自然规律,人的生活规律的研究总结而来的,以预防疾病为主的,西医技术是从二战急救发展而来的,特长是缝缝补补,哪坏了补哪,所以,有人的地方,中医西医就离不开,各取所需罢了
中医属自然学科,简单而深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中医信息量大,掌握和运用需要相当功底,不能因学浅的中医表现不佳就一竿子打死一片,近年实行的中西医结合我感觉害了一批人,结果造就了牛头马面不伦不类,学术方面我想可以中医为轴西医为辅(中医症西医证)的方法,最后提学院派导师们应该加强实践用实践证实理论,斧正理论,空洞的理论能跑偏方向,实践是理论最好的坐标
中医有可能在现代技术辅助下得到发展,特别是中药成份的鉴别方面,使中药不至鱼目混珠,有了血常规肿瘤指标检测,可在辨证的基础上用药,过去无法口服中药液的患者中医无法施治,可以用保留灌肠的办法治疗,一些毒副作用较大的药可以通过离子导入的方法用于局部治疗取得效果!所以中医可以在现代技术辅助下得到发展,前景光明!
中医是国宝是立国之本肯定有前景,从源头抓起,药原地药品质抓起,从中医队伍抓医德医风医源,从药方偏方和中成药抓起,从生产厂家配伍药质药价抓起,从回扣药托抓起,看看日本香港为什么用中国的方赚中国的钱,现在从制高点开始,各大老字号不要独步固守,从大局出发共同研发为了中医长盛,开放共研造福人类
现在技术,尤其是检测和分析技术的提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使治未病成为可能。
能解决疾病早期问题,只有是食疗,而不是西医的治疗,也更无法无法吃药治疗。食疗的基础是食药同源,这只有中医才能做到。
解决亚健康的问题,则只有养生。养生是把全身各项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也只有中医才有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