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为什么对摩托人情有独钟?就连阅兵式的时候都有那么多的摩托车参加?
为了对得起观众的票价
虽然拥有特殊的开摩托技巧,但隶属于印度军队的他们,性质就只有“表演”而已,而且只会在阅兵式最后的群众性巡游环节出现。换言之,他们就是为了娱乐大众而存在的。
这支酷炫的摩托特技队,绰号又叫作“魔鬼突击队”,在印度国内外都属于明星团队。除了造型浮夸之外,出场次数的频繁也是原因之一。印度军队的节日尤其多,除了每年的国庆日、独立日还有军队开放日外,各军种以及各民族连队都有自己的节日来庆祝,摩托特技队绝对不缺乏出场机会。
他们并不被当做实战部队来看待,在各色阅兵和表演活动中,这支部队尤其受人民群众喜爱,总会在万众期待中,伴随着主持人对其技术和努力的夸赞压轴出场。
每年的国庆日正是摩托特技队大展身手的宏大节日,他们会比平日更格外卖力,除了规格高的因素外,他们还在无形中肩负着对得起观众票价的责任。
印度国庆是卖票的。现场的大部分观众都是买票前来,只有一小部分人是受到邀请的。在每年的12月初,印度国防部就会在门口设一个售票亭公开卖票,最好的座位只要500卢比(相当于50元人民币),最低的则只需30卢比。
而这支摩托车表演队也在外交领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2011年印度陆军总司令访问蒙古国商谈两国联合军演事宜,就把这支队伍拉到了乌兰巴托,这是第一次印军的摩托车队在国外叠起了罗汉,以此传达印度非常重视和蒙古国的关系。
吸引民众参军
印度军方之所以要在阅兵式后加入摩托车队这般的娱乐项目,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吸引民众参军。
印度陆军实施的是志愿役,虽然印度宪法明文规定实施征兵制,但从未曾实施。换句话说,军队规模能有多大,要看民众的兴趣。所以,军方自然要时不时取悦人民群众。
作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市场之一,摩托特技队被印度军方看作可以与民众愉快地互动的突破点之一。包括阅兵式中的吐火和钻火圈,都是军方通过娱乐效应用来“和群众打成一片”的。
秉承着不想当钻火圈冠军的手艺人不是好士兵的信条,这支印军摩托车表演队曾以各种高难度骑行姿势打破多项吉尼斯纪录,包括11辆摩托车载着151名士兵行驶215米。
谢谢邀请,其实我也不太明白,只能从网上搜一下希望有所帮助,印度摩托特技表演绝非“从印度教苦修演化”,而来源于英国军事传统:一战后,英军信号兵须熟练掌握摩托驾驶技巧,信号兵学校建立了摩托车特技表演队提高车技
武装部队人员表演摩托车特技绝非部分简体中文媒体想象的“从印度教苦行修道动作演化出来的特技表演”,而是源自英国军事传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场无线电通讯并不总是可靠,驾驶摩托车穿越交火区域传递命令和情报对信号兵来说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能。因此,英军信号训练中心(British Army Signal Training Centre)会训练信号兵们摩托车精准驾驶的技巧。1927年,为了提高训练水平,该训练中心成立了皇家信号兵摩托表演队(Royal Signals Motorcycle Display Team),又称“白盔摩托车特技表演队”(White Helmets),并延续至今,参加包括英国军事表演赛British Military Tournament)等军事活动。在英军传统影响下,不少隶属于英联邦的国家的军队也建立了自己的摩托车表演队。例如,加拿大就也曾建立加拿大武装部队摩托车表演队(Canadian Armed Forces Motorcycle Display Team),并在各种加拿大国内和英联邦的各种纪念活动中表演钻火圈等摩托车特技。
白盔摩托车特技表演队并不是英军一战后唯一成立的表演团队,著名的英国皇家空军的红箭表演队的前身也是一战后成立的。事实上,摩托车特技和空中特技在表演性质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但在简体中文媒体眼中,驾驶价值千万美元的飞机和价值几千美元的摩托车表演显然不是一回事。
在一个可能与国民收入有关,印度现在很像我国90年代,国民收入只能支持购买摩托,所以大量普及摩托车,其实我国90年代大型活动有时也有摩托表演,随着国民收入提高我国已进入汽车时代!当然大排量豪华摩托不算!谢谢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