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箱档位越多越好吗?

按照车企的生产趋势,带档位的自动变速箱也就是AT变速箱和双离合变速箱,目前大部分双离合的档位数是7个,而AT变速箱档位数大多在8-9AT,本田的平行轴为10AT,福特等一些所谓申请专利的11at更多的是为了占领专利壁垒。。

  • 变速箱档位多的优点:档位数多了以后,最大的优点就是降低油耗,档位数理想的情况下,汽车在行驶时可以允许发动机工作在最佳转数区间,此时发动机油耗最低。实际上,CVT之所以比AT省油最主要的就是变速箱和发动机的匹配,而AT由于档位限制,使发动机不能工作在最佳转数区间。而CVT不存在档位,可以使变速箱配合发动机转数,而不是变速箱限制发动机转数。理论上档位数越多,越接近CVT。

变速箱档位数增多带来的的问题:

  • 零件数量急剧增大,6at和4at相比零件数量增大一倍,而目前的9AT零件数量更加复杂,零件数量的增多,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故障率的增加,采埃孚的9AT到目前还是有技术缺欠,不停的召回。

  • 零件小型化需求越来越高:零件数量的增多对于零件小型化要求越来越高,变速箱安装空间有限不可能无限增大,有限的空间要面对不断增多的零件,只能是靠小型化,但是,零件的小型化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为了保证小型化零件的机械强度,就需要更复杂、完善的设计和硬度更高的材料,这直接带来了成本的上升而,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成本和可靠性之间的妥协也就见怪不怪了。

  • 换挡逻辑更复杂,档位数越多,TCU运算处理逻辑就越复杂,而逻辑越复杂,需要运算、 处理的条件越多,对于tcu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对于各个路况的测试需求也越来越多。。

综合考虑,目前9at是一个平衡点,可以预见的是在变速箱机械原理没有大的突破以前,大批量的市场化的变速箱的档位数不会再增多。当然,有一些特殊的车型比如大型皮卡的定向设计可能会存在。

目前很多的9AT实际上宣传口径,只是噱头。

很多9at只是把9档当做超速档,当做高速巡航档,这个9档对于驾驶条件非常苛刻,只有在平路、匀速的高速巡航时才能挂上,绝大多数都是最多8档使用。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很多9at把1档当做低扭放大档,日常起步用2档起步。这两种情况表明所谓的9at只不过是8+1AT。

消费者采购建议:不要被9at迷惑了双眼,理性客观分析自动变速箱的实际内在的原理!

自动变速器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档搞得手忙脚乱,可以说是极大地简化了我们的驾驶。

以前的变速箱多为4速的,然后慢慢发展,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逐渐成为了主流。然而你现在一些高档车的变速箱动则8速、9速,甚至听说还会出11速的变速箱,挡位可以说是越来越多。

很多汽车商吧多档位的变速箱作为一个卖点。就自动变速箱来说,挡位越多,每挡位间的传动比就会越接近,换挡就越平顺,油耗也更低,加速更加顺畅,在各种路况下都能保持最佳传动比。因为挡位越多,在不同的路况下可以选择的传动比也就越多。但是挡位并不是一味地增多就会不断地提高效果的。

挡位越高,传动比越小,发动机的转速也就越低。但就现在的自动变速箱来说,8速的变速箱选择就已经可以说是足够多的了,可以保证发动机工作的良好状态,再往上做,做到9速、10速,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的提升空间,但是都已经很小了,并没有明显的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挡位越多的变速箱,结构越复杂,成本高昂,也越容易出现问题,一味地追求多档位,未免会有一些得不偿失。

使得发动机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不止是靠变速箱而已,还要看传动系的设计、发动机与变速箱的配合调教,以及液力变矩器的配合等等。所有说,挡位越多理论上是越好,但是不是一味地追求多档位。

当然不是那么绝对,因为理论很美好,但我需要的是实际表现。通俗的说就是,只谈档位数不谈变速箱调校的都是扯淡。发动机负责动,变速箱负责传。而理论上讲一款变速箱的挡位越多,在总传动比不变的情况下齿轮比的落差会越小,发动机转速差则随之越小。因此就有可能使得换挡冲击感较小,也就是我们说的更加平顺。

而同样的,速度一定,变速箱挡位越多就可使这样发动机控制在最佳的工作性能范围之内,使其巡航时的转速更低,相对就越省油,还能减少机械磨损。但是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关于平顺性,这个其实主要靠厂家对传动比区间的调校,对行车电脑、液力变矩器的处理有关。

再说了市场上变速箱换挡平顺的车型搭载4AT、5TA变速箱的也有不少,据说老款丰田佳美上的4AT变速箱,依然拥有很高的换挡平顺性,所以挡位越多越平顺这种说法并不绝对。

多档位变速箱理论上,在油耗方面挡位越多,就会增加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油耗。但通常情况下,这只适合大排量大扭矩的发动机,而小排量发动机用很多挡位的变速箱的话,很多时候,以国内目前的高速限速来看,最高挡位可能永远都用不到,所以节油性又在哪呢?

而且,更高挡位的变速箱结构就更复杂、精密,相比于节油,多挡位变速器带来的成本才是大问题。况且实际情况下,一辆车均值油耗的高低,还是要看变速箱与发动机的匹配,排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与分配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总的来说,自动挡变速箱的挡位越多越好在理论上市成立的,但是考虑到调校问题和实际体验,这种说法并不绝对。

首先咱们大概简单说说自动变速箱的几种分类

▲ 液力自动变速箱(AT):通过液力传动和行星齿轮组合的方式来实现自动变速,无离合器,方便舒适。但是传动效率低,结构复杂,成本高。

▲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AMT):融入了MT和AT的优点,在有着AT的舒适和操作简单同时,也兼顾了传动效率,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有离合器,只是由电子系统控制离合。

▲ 机械式无级自动变速箱(CVT):采用钢带或链条传动方式进行动力传递,不靠齿轮啮合进行变速,完全线性平顺,舒适省油。但是承受不了发动机的大扭矩输出。

▲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DCT):通过两套离合器相互交替工作,来到达无间隙换挡的效果,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理论上无限趋近于CVT的平顺性。

简单介绍以后,很多朋友会觉得什么8AT,9AT,前面数字越大,一定就很高科技、很好用,但是,事实上也不一定。主要还要看应用环境和可靠性以及变速箱生产厂家的考虑。

比如奔驰GLC用的那套9G-tronic 9AT变速箱,实际上就是从7AT改过来的,所以它继承了7AT变速箱被吐槽的地方……那么槽点在哪呢?原来GLC的7AT变速箱在低档位,尤其2档入3档的时候会有明显顿挫,于是9AT变速箱自然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呢?

作为一款城市SUV,在高速时,如果想让档位上9,那么最高档传动比就需要确定,而GLC为了保证后段高速下的换档平稳性,所以高档位的齿比做的就很密集,那就不得不牺牲一下低档位的齿比范围了,在低档位下沉重的车身使得这种顿挫能最小化,要是在高速的时候来这么一下,您肯定吓一跳,但是没办法,有得必有失,但是后程换档真的超级顺畅。

再说说宝马的ZF 8AT变速箱,都说“坐奔驰,开宝马”,这话一点不假,宝马的确是把操控性做到了极致,就连它的ZF 8AT都如此平顺,简直无懈可击。宝马对一款发动机的钟爱程度可以说击败了所有车型,宝马纵置发动机与8AT变速箱配备的都是采埃孚8HP变速器系列,只是根据不同发动机所产生的扭矩差异而选择不同型号。

剩下没有选择ZF 8AT的,除了老车型就是些对运动“偏执”的车型。所有档位都极其顺畅,油门变化时的反应也更加灵敏,比如急加速的时候一次性就可以把挡位数降到位。但是现在ZF没有合适的能匹配宝马横置发动机的变速箱,唯一一款能匹配的9AT也是毛病多多,最后只好采用了爱信的8AT。

之后就是大众的双离合……这个好像没什么可说的。还是简单说说吧,双离合分干湿两种。干式就是在城市拥堵地段离合器容易过热,湿式传动效率没干式的好,但是散热和润滑要比干式强,但是也要比干式的重。也没必要说这是双离合变速器的先天缺陷,只是技术瓶颈罢了,再加上双离合成本不高,造价也便宜,用在一般代步车上最省钱,未来持续改进是一定的。

最后还要说一个“顽固”的自动变速箱,那就是丰田之前一直在使用的4AT,相比于前面介绍的各种“高大上”,4AT显得“又矮又挫”,但是不得不说可靠性那真的是突破天际了,返修率最低真的不是空穴来风,换挡逻辑,低速平顺性都很不错,在当时油耗也是同比较低的。要是一般家用,其实丰田的4AT已然够用。

在为了平顺和省油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日系车选择了CVT,而丰田依旧不放弃4AT,除了廉价,更多的还是可靠性吧!如果谈不到可靠性,谁还管成本多少。再一点很多越野车选择4AT也是因为可靠性高,同体积的变速箱下,齿比少就说明每个齿轮就会更“厚”一点,强度更高,能承受更大扭矩。 CVT先天体质就是承受不了大扭矩,虽然平稳,但是也很“娇气”。

国外的一些牵引车头早就出了18AT变速箱,所以以后也许会出“14AT、18AT”或者档位更多的轿车变速器,一切都是未知的,就现在来看,我觉得还是量力而行吧!相比于奔驰和采埃孚,全新一代君威搭载的通用9AT确实是花了些心思的,它不像奔驰一样变速箱前后拉长各增加一档,也不像ZF一样直接在6AT后加三个超速档,而是合理均匀的安插3个档位,让低档传动比更紧凑。理论上来说前段会更加平顺,也会更加省油。

说了这么多自动变速箱,里面有好有坏,有档位高的也有低的,但是档位多一定就好么,也不见得了吧!有些生产厂家无非就是噱头,为了“科技而科技,高端而高端”。在城市道路上行驶,一台车在寿命周期内能开到100Km/h以上的时间可以说少之又少,大多数时间还是维持在30-80Km/h的速度上,那么这样的时速下能不能省油,换档平不平顺这才是消费者关心的,所以各位朋友在买车的时候不必过于纠结档位的数量,还是要看可靠性和应用环境。

2021-11-14

202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