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这么炎热,没有空调风扇,古代人是怎么生活的?

从清朝开始往前说,比如,明,元,宋,唐,隋,晋,汉,秦的真实古人高度下如何降暑?现代人没空调风扇就没办法活了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风扇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安装了空调,逐渐替代了风扇的功能,成为盛夏必备的消暑神器。那么没有风扇和空调的古人又是如何消暑的呢?

扇子

据《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是用色彩艳丽的雄野鸡尾羽制成,称为“翟扇”。但古人发明翟扇并不是用来驱暑的,而用来作为马车上的装饰品。汉代出现了用绢纱制成的团扇,也称罗扇、纨扇,这时候的扇子才成为驱暑工具。

到了唐代,团扇进一步流行开来,一些文人墨客在装饰精美的扇面上挥毫泼墨,使团扇兼具了艺术品的特征,价值不菲。宋代,日本的折扇传入中国,很快获得男性青睐,由此形成男人用折扇,女性用团扇的社会风气。

明清时期的扇子,种类丰富,名目繁多,有折扇、竹扇、绢扇、羽扇、葵扇等数十个品种。折扇还漂洋过海传到欧洲,成为西方贵族喜爱的把玩之物。扇子是古代人消暑的必备神器,价廉物美,老少咸宜。

住所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已经知道使用冰块降温,派人在冬季将冰块贮藏在地下室中,称为“窟室”。盛夏酷暑,贵族们在窟室内饮酒作乐,驱暑纳凉。到了汉代,未央宫出现了专供皇帝居住的清凉殿,殿内以石为床,用玉晶盘盛满冰块,仆役在一旁挥扇。据史料记载,清凉殿“中夏含霜”,清凉无比,丝毫不逊当今的空调房。

唐宋时期,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纷纷兴建“含凉殿”驱暑,殿内有用流水驱动的扇车,类似于现代的风扇。含凉殿通常建在绿树成荫,依山傍泉的地方,扇车带来山泉水的丝丝凉意,纵使盛夏时节亦使人怡然自得。

明清时期,皇宫中出现了贮放冰块的柜子,柜顶镂空,作为冷气出口,中间可储存水果、饮料等食物。这种“冷柜”可以移动,比之前固定的殿宇更加先进。后来传至民间,还出现了进口货,将柜子改为圆形,称为“洋桶”。

用冰块消暑需要在冬季贮存大量冰块,由于存在损耗,通常三分之二的冰块会提前融化,从而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只有富有四海的皇宫大内和达官贵人才享受得起。

冷饮

春秋末期,古代人对冰的用途更加广泛,把冰块加入米酒中制成冰镇米酒,是盛夏时达官贵人最喜爱的饮品之一。唐代时期,古人已经发明了现代的“冰棍”,在大木桶里放上冰块,上面撒盐以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插有小木棍的小铁盒放入桶中,制成“冰棍”出售。

元代,冷饮又有了新的突破。据记载,元世祖忽必烈爱喝牛奶,但炎热的夏季牛奶很容易变质,聪明的古人在牛奶中加入冰块,以延长保质期。忽必烈发现这种“奶冰”口感独特,又加入蜜饯和果酱,成为最早的冰激凌原型。

明清时期,冷饮已经充斥大街小巷,盛夏时节,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有的还加入了杨梅、桃子,俗称“冰杨梅”,“冰桃子”。

看来,盛夏酷暑对于古人,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难熬,聪明的古代人不但懂得利用各种方法驱暑降温,还深知“修身养性、以静制热”的道理。白居易的《销暑》一诗中,就有“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的语句,这份平和淡泊的心态,才是浮躁不安,心神不宁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和效仿的。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古代离我们太遥远了。在那个时代,高温酷热的情况下。只能有几种可能:

一,中午气温高。上层官员都会选择去避暑山庄,亭台楼阁等地休息。

二,中层和地方官员,在炎酷的中午,都会选择休息或去玩水解暑。

三,下层的财主,农民工自然在大树下剩凉或去玩水。

晚上都少不了扇子。

以前没有工业化生产,没有那么多锅炉,气温相对于现在肯定是低些的。后来也是发明了风扇空调这些,人们才逐渐依赖上了这些,没有风扇空调的古代,人们只需要用蒲扇就可以应付夏天了,毕竟都适应了那种环境

不说古代了,在我们小的时候,那时还没有空调,风扇,每到夏天酷暑难耐的时候每个人手机都有一把扇子,扇两下就感觉很凉快。 白天的时候大树底下好乘凉,晚上的时候,马路上, 平房上,河堤上都是人。一张席子,一个枕头,一条单子,找个高点的地方就睡了。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酷热,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威暑吃人”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避暑”两个字!

现将钩陈的史料摘抄如下:威署又名大暑,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 《水浒传》第十六回,梁山好汉白胜挑酒上黄泥冈智劫“生辰纲”唱的民歌中体会出"苦夏"的滋味 :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城里土豪家孩子吃"冰酪"消暑,农村土鳖地主家的孩子只能用扇子纳凉。 有网友认为古代没现在这么热,其实,恐龙也是这么认为嘀。还是看看史书上怎么讲:唐贞元十四年,“春夏大旱,粟麦枯槁”。《旧唐书·德宗纪》称“夏,热甚”。这个夏天太热了。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六月辛亥《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四》记载,这天是“亢阳”,意思是“毒太阳”。 宋代孔武仲《伏中作二首》 酷暑已旬日,熏炙势自如。 陈造《立秋日》 酷暑如酷吏,顷刻不可对。 据史料记载,元祐八年,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又被贬至惠阳,再被贬至海南岛。后来逢宋徽宗上台,徽宗皇帝爱苏轼之才,又赶上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的朝廷大赦,于是特别恩准苏轼北归。苏轼因赶上夏季高温,终因旅途劳顿中暑。

苏轼于当年七月二十八日去世。 赵明诚是宋代金石学家,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赵明诚接受朝廷任命出守湖州。按宋朝规定,地方官员任职前,要到中央报备,赵明诚冒着六月的酷暑奔赴建康(今江苏南京),准备觐见在此避难的宋高宗。然而建康高温肆虐,赵明诚中暑病倒,于八月十八日去世,年仅49岁。 南宋嘉定八年大旱,《宋史·五行志二》记载:“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史书上称“大燠”,就是“太热了”。《宋史·五行志二》上还说“行都斛水百钱,江淮杯水数十钱”。

“渴死者其众"。 老夫我手里最大的那枚嘉定元宝当十文钱现在能买几千瓶农夫山泉,可在当时一碗水都买不到,渴死了~~ 想起来了,南宋时期使用铁钱,幸好我手头还收藏了些宋朝的铁钱,又可以买几杯水,苟延残喘几天了~~~ 乾隆八年山西 《浮山县志》说 “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 “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天津县志》。 “

五月廿八至六月初六日熏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高邑县志》。 “大旱千里,室内器具俱热,风炙树木向西南辄多死。六月间,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热死。”《青城县志》。 当时在北京的法国教士宋君荣写道:“北京的老人称,从未见过像1743年7月这样的高温”“7月13 日以来炎热已难以忍受,而且许多穷人和胖人死去的景况引起了普遍的惊慌”。

宋君荣引用当时朝廷官员的统计称,“7月14日至25日,北京近郊和城内已有11400人死于炎热。” 众多史料表明古代有酷暑,避暑方式有多种: 《乾隆皇帝松荫消夏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图绘崇山峻岭、溪水潺潺的郊外,乾隆着汉装于山间松荫下倚案而坐, 静观童子烹茶。 一,皇帝避暑 汉代皇家的避暑房称清凉殿也叫“延清室”。《汉书》称清凉殿“清室则中夏含霜”。 《三辅黄图》“清凉殿”载:“以画石为床,文如锦,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如屈龙,皆用杂宝饰之”、“又以玉晶为盘,贮冰于膝前,玉晶与冰相洁”。

汉灵帝为了盛夏避暑他盖了个“裸游馆”,用苔藓覆盖在台阶上面,引来渠水绕着各个门槛,环流过整个裸游馆。他选择玉色肌肤、身体轻盈的歌女执篙划船,摇漾在渠水中。在盛夏酷暑,他命人将船沉没在水中,观看落在水中的裸体宫娥们玉一般华艳的肌肤,然后再演奏《招商七言》的歌曲用以招来凉气。灵帝与美女在裸游馆的清凉殿里裸体饮酒,一喝就是一夜。他感叹说:“假如一万年都如此,就是天上的神仙了。” “含凉殿”为唐朝皇帝后妃的避暑寝殿,北临太液池,傍水而建,夏天十分凉爽。

张仲索在《宫中乐》 中描述了“含凉殿”里避暑的情景: 红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 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 宋朝,据《武林旧事》“禁中纳凉”条载,宫廷中的复古殿、选德殿和翠寒堂环境幽静宜人:“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都是消署纳凉的好地方。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气候凉爽,是清帝避暑处。自从康熙皇帝选中这块地方,承德几乎就成了清朝的第二个行政中心,康熙和乾隆、嘉庆皇帝几乎一年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在承德度过。 据小编考证,皇后避暑方式比较奇特,只有被皇帝打入冷宫后才能一边凉快去。 嫔妃钟情华美宫扇子!清代宫廷中崇尚宫扇,种类繁多,既有象牙镂雕的折扇,又有委角、枫叶、花形的纨扇,制扇材质除了丝绢竹羽,还有羊脂玉、翡翠、名贵香木,用来做各种细部装饰。

这些扇子既是扇风纳凉的佳品,又因为出色的手工艺和风雅的扇面诗画令人赏心悦目。 二,大湿仙人避暑,白居易曰: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自凉 心静如水自然凉,内心持久的安静与平和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 白大师自己也是这样避暑的: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据吴承恩《西游记》记载: 铁扇公主的避暑法器并不是铁扇,而是"芭蕉扇", 是在昆仑山后,从混沌开辟以来,天地间自然产生的一个灵宝,为太阴的精叶,所以能够灭火气。 三,国戚贵族避暑, 冬冰夏用。 《诗经·七月》中说: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三九隆冬奴隶凿冰藏储起来,待到来年夏天供贵族避暑时饮用。贵族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楚辞·招魂》就有“挫糟冻饮,酹清凉些”的记述。《吴越春秋》记载了越王勾践出游时食宿于"冰厨"。当时的普通百姓夏天避暑只有喝井水当饮料了,“井之所尚,寒泉洌清”。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记述唐玄宗宠妃杨玉环堂兄杨国忠家的度夏消暑:“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其骄贵如此也。”连王公大臣也沾光 “杨国忠子弟,以奸媚之法结识朝士,每至伏日,取坚冰令工人镂为凤兽之形,或饰以金环彩带,置之雕盘中,送与王公大臣"。 “惟张九龄不受此惠”。 南宋诗人杨万里记述小贩沿街叫卖冰块的情形: 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 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到明清时期,这种用冰块避暑的方式才象王堂燕飞进寻常百姓家。每到盛夏时:“取一桶冰,凿孔置于地,凉风满屋。” 四,文人雅士避暑, 深山或清幽的环境如桥畔、池边、河岸濒临水面柳树下竹林中纳凉。 李白《夏日山中》说: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凉爽得扇子都懒得摇啦~ 宋代梅尧臣云: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 禅房清幽、古木参天、人迹罕至、纳凉品茗、乐而忘返,避暑纳凉好地方。 元代释 英《山中景》 说: 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 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 城镇烈日当空赤照,山中却是风轻袭人、凉意阵阵,到此消暑烦热顿消。 据小编考证刘禹锡喜欢依亭台楼榭避暑: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虎凉玉簟空 小编又挖出陆游喜欢依桥畔风景纳凉 :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依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月光柔柔,绿柳成行,笛声参差,莲香四溢,如此意境中体会凉意和爽快。 小编还发现清代诗人江堤喜欢在柳阴下避暑乘凉: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桑实画风 风来无质难上纸,巧借柳枝相形容 夏夜里的杨万里梦游入竹林深处,微凉浸身,热闷释然: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南宋李清照《醉花阴》中透露出的避暑神器是玉枕: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五,京城公子避暑 《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各于林亭内植画柱,以锦绮结为凉棚,设坐具,召长安名妓间坐,递相延请,为避暑之会”。够骄奢淫逸的吧,和京城四少比。。。多点文化味。 六,军队避暑 在山林茂盛的溪涧傍安营扎寨。 据《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书生拜大将。"刘备因天气炎热,下令移营于山林阴密之处避暑:"先锋冯习奏曰:“即今天气炎,军屯于赤火之中,取水深为不便。”先主遂命各营皆移于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涧。待过夏到秋,并力进兵。冯习遂奉旨,将诸寨皆移于林木阴密之处。" 晋干宝 《搜神记》卷一:“比至日中,大雨总至,溪涧盈溢。” 七,达官贵人避暑 庐山避暑,夏天气候凉爽,到此消暑,环境幽静,烦热顿消。莫干山素有“清凉世界”之称。翠竹遍野,林木葱茏,泉瀑满谷,云雾变幻,环境清幽。夏天特别凉爽宜人,“晨起如春,夜眠如秋”,“白天不用扇子,晚上不离被子”,颇有“六月如霜天”之感,深夜更可体味"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的意境。北戴河海滩漫长曲折,沙软潮平,林木苍翠,水面凉气轻拂,盛夏季节,这里气候宜人,置身其间,心旷神怡,暑气皆消。这些名山及海边都是古今达官显贵避暑的好去处。 八,吊丝们用神器避暑: 扇子,古人称之为"摇风"或"凉友"。据《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成的,故称之为“翟扇”。 汉代出现了消暑效果"满堂寒颤"的大型避暑神器"叶轮拨风"。《西京杂记》中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最牛逼的扇子不但是避暑神器,还是法器,大家还记得牛魔王老婆铁扇公主的那把芭蕉扇吗,据《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猴哥要找铁扇仙,樵子笑道:“这芭蕉洞虽有,却无个铁扇仙,只有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芭蕉扇”是一个法器,太上老君也有一把芭蕉扇, 在金角银角和青牛怪(独角兕大王)篇出现过。 竹席是普通人家的避暑神器。唐代宫廷贵族使用的是以象牙织成的象牙席。清早期皇帝用广州进贡的象牙编制凉席,节俭的雍正皇帝下令禁止进贡, 今天的故宫博物院中还存有7卷象牙席。 《红楼梦》中有一个谜语: 有眼无珠腹内空, 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离去, 恩爱夫妻不到冬 谜底就是‘竹夫人’。"竹夫人" 是一种用竹蔑编成的夏季抱着避暑神器。 瓷枕也是古人避暑伴侣: 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 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 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忘机堪画寝,一枕最幽宜。 描述了瓷枕在盛夏炎热的夜晚带给人一丝的幽凉。 除了那些避暑神器外,先秦流行“窟室”。所谓“窟”,字面意思就是洞穴,实际上就是“地下室”,但比地下室更讲究。《左传·襄公三十年》记载:“郑伯有耆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已。”郑国的伯有喜欢喝酒,修建窟室,晚上在窟室内饮酒取乐,通宵达旦。 明清时用“空调井”,即在厅内或是需要的房间挖一深井采集冷气,上面用盖子盖妥,盖子上凿孔,夏天便有冷气从下面出来。 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对此有精彩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希望大家能记住一个人,并对他表示感恩、感激、感谢,感谢他赐予你的一切,膜拜他,崇拜他,爱他。他叫威利斯·开利,男,1876年11月26日出生,美国人,他发明了空调。 在每一个炎炎夏日,你还要感谢一个叫后羿的中国人,感谢他在很久以前一下干掉了九个太阳。 最后,谢谢您能感谢一个叫老白的业余无聊小编,浪费了很大的吃奶劲才钩陈出这些古人避暑神器贡献给您。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炎夏酷暑,白天太阳经常如火当头而照,古代又没有空调,想睡个囫囵觉都困难,精神萎顿,茶饭不思,少有人不受夏日高温的困扰, 这段时间人们扇子不离手,冰水是最爱,汗湿透衣背,着实是暑热难熬的一段时间。 古老的中医将这种现象称作"苦夏"。如果吃点冷饮消署降温,无疑成了许多人的梦想。 冷饮大约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就已经出现,贵族人家就已经开始在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设有专掌“冰权”的“凌人”,专门负责冷饮的制作,春秋末期,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 唐代出现商业性的藏冰户“冰商”。冬天藏冰,入夏拿出来卖。到了宋代,冷饮有了新的突破。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 “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据说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受元世祖赏赐,品尝到了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的冷饮“冰酪”。他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二百年后带入法国,此后又传到了英国。英国人改造后,制出了我们今天常吃的“冰激凌”。 大约在1700年,冰淇淋传人美洲大陆。美国首任总绕乔治·华盛顿对冰淇淋痴爱异常。1851年,美国人扎卡布·费斯赛尔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开办了美国首家冰淇淋制作工厂。 1900年,由于电力和制冷学的广泛应用,冰淇淋的制作过程加快,降低了成本,从而使价格大大下降。从那以后,冰淇淋就开始成为一种普及的消暑降温食品。 近代,金易著《宫女谈往录》介绍慈禧太后夏日在颐和园消暑小吃"甜碗子":"把新采上来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里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镇了吃。把青胡桃砸开,把里头的带涩的一层嫩皮剥去,浇上葡萄汁,冰镇了吃。" 梁实秋曾谈北平夏日普通百姓的避暑小吃:以冰梅汤为最流行。夏天喝酸梅汤,冬天吃糖葫芦,在北平是各阶级人人都能享受的。徐凌霄《旧都百话》载:暑天之冰,以冰梅汤为最流行,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都可以看见“冰镇梅汤”四字的木檐横额。冰是从十刹海或护城河挖取藏在窖内的,冰块里可以看见草皮木屑,泥沙秽物更不能免,是不能放在饮料里喝的。

根据现代考古发现,最早的冰窖出现在周代。1976年,秦雍城遗址考古曾发现春秋时一座冰窖,其藏冰量达190多立方米。朝廷中有专门的官吏负责每年寒冬时凿取冰块进行储存。古代的冰窖都建在地下,隔绝阳光和空气,冬天时候把冰放进去,由于冰窖基本不通风,切无光照,深于地下,地下温度本来就低,所以热量很少传导进去,可以长时间保存冰块。

古人迷信,觉得夏天用冬天的冰,是偷了水神“司寒”的东西,司寒会生气,所以第二年夏天取冰时有仪式:在冰室设桃木做的弓、棘做的箭。桃谐音“逃”,司寒捉不着。 老北京时冰窖分为两种,一为官办冰窖,一为民办冰窖。二者加起来,得有数十座。官办冰窖多为砖石砌筑的拱形地下冰窖,民办冰窖则皆为挖掘土坑,窖穴贮冰。官办冰窖,又分两类,一类是直接为皇宫服务的御用冰窖,一类是为官衙或王府服务的吏用冰窖。 据说,在清朝早期"文字狱"最利害的时期,民间不许藏冰,因“冰”“兵”同音,民间藏冰(兵)朝廷犯忌。这担心实在搞笑,冰化了就是水,“水军”除了灌水什么事都做不了。 现如今,民办冰窖早已无处可寻了,官办冰窖至少还有3处尚完好保存着,一在紫禁城内;一在北海公园东门陟山门街雪池胡同,号称雪池冰窖;一在北海公园东夹道恭俭胡同五巷五号,号称恭俭冰窖。

2021-11-24

202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