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着火的总是新能源汽车?

谁说着火的总是新能源汽车?

相信面对这个问题各路汽车爱好者都能给出答案,比如“电瓶不行”“线束不行”“高温影响”等等;类似的反“分析”多如牛毛,然而没有一个是值得参考的,重点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问题。谁说起火的总是新能源汽车?也许只有燃油汽车从业者才会这么说吧。

以2020年的全年数据为参考,车辆自燃、起火(涵盖第三方纵火导致的起火)共计有61例,这算多还是少呢?毫无疑问这个数量基数非常小。可能乍听起来有些扯淡,但事实确实每年都有成百上千台车自燃而报废,局部起火、车辆并没有报废的保险案件哪年不是上万例?对这个数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到保险公司车险部了解一下数据。七大车险品牌和一些小品牌以“省”为单位,低谷期每个月也会有几十例的车辆自燃,高峰期是可以翻倍的哦。


什么时候开始普及的电动汽车,什么时候开始有自燃险?

电动汽车的真正普及也就是10年多一些,而且是从北上广深等少数城市逐渐往2-5线城市扩展,经历了十余年才达到接近680万台的保有量;然而在新能源汽车普及之前就有了自燃险,车险就更早了,商业车险从50年代初开始出现,中间间断过一段时间但到70年代中期再次出现,主要办理涉外车辆的保险业务。交强险是从2006年开始执行,随即商业车险开始出现三大基础险种与各类附加险。

也就是说自燃险是在燃油车主导市场的阶段中出现,而且一经出现就被是为“全险”中非常重要的险种。这就足以说明燃油车的自燃率其实更高,这也是客观事实。

燃油车会因为哪些原因自燃呢?

  1. 高温

就是这三点。

燃油泄露是小概率事件,可出现的概率一定高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破损;因为乘用车使用的油箱是工程塑料材质,刮底的时候很容易破坏而出现泄露,遇到明火当然会燃爆。其次机油、变速箱油、助力油等油液都是石油蒸馏的产物,都是可以点燃的哦,曾经有过不少车辆都是因为机油泄露或刹车油泄露导致自燃或起火。至于电路系统则是指诸多线束造成的电火花导致的起火问题,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很多燃油车的线束标准都不高。

【高温】主要指排气系统的问题,燃油车的内燃机连接的排气歧管、三元催化器、颗粒物捕捉器的问题都会很高,从头至尾可以从900℃、600℃降低到100-200℃,经过消音器冷却隔板排出的空气才能到100度以下。每年“公路晒粮”的时候都会出现大量的燃油车自燃,原因是各类干燥的农作物在地面,车辆高温的底盘夹杂着这些干燥的秸秆导致起火。

其次部分车辆的涡轮增压器也可能存在问题,比如某知名度极高的德系汽车品牌的增压器就有旁通阀卡滞的通病;一旦卡滞则温度和压力都会异常,超高温度也可能引起车辆自燃。这是有先例的,不论是普通品牌还是豪华进口车都出现过。


综上所述,燃油汽车的自燃率从来都不低,而且只会越来越高;要知道很多保险公司都会给车龄较高的车辆拒保自燃险,家用车有些是5年拒保、有些是8年拒保,营运车就更短了。原因正是担心线束和油路老化,或排气系统固定吊耳或本身出现问题从而导致自燃或起火,但是新能源汽车目前还没有听到过有拒保的。

当然现在的附加险都取消了,只有基础三种险种,自燃险也合并到了车损险里,但也只是车险业的进步(压力)给车主带来的福祉而已。

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并不容易起火,首先动力电池组即便位于底盘,它的结构和材料强度都不是燃油车的油箱可比;金属电池包是可以作为车身结构件使用的,也就是能提高车辆的整体抗扭强度,普通的托底损坏不了什么,因碰撞导致电池包严重变形的话,其实事实上也就留没有多少抢救的必要性了……虽然听起来残忍但却是事实。其次因都动力电池组的电压超高,线束的标准也非常高,电动汽车真正的自燃极少是因为线束造成。

电动汽车的自燃主要是因为电池或电池组设计不合理,比如使用高镍电池,长期使用中产生支精刺穿电极就有可能自燃,充电中异常的高温和高压(泄压摩擦产生的高温)也可以造成自燃;但有这些问题的车辆大都是小品牌、新品牌的车辆或进口车,真正优秀的国产电动或混动汽车是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由于液态锂电池使用过程必然造成电极结构损伤,而电极结构损伤必然使内阻增大,而内阻增大就必然导致升温,而升温就导致电解液分解,分解的电解液含有氢氟酸,那是腐蚀性巨强的东西,就会再造成电极损伤,以此循环往复,进入恶性循环!电池越用越容易发热,最后热控制不住时,就造成电解液大量分解,冲破包裹壳体,而发生自燃!液态锂电池自燃是由于电池内部因素引发的,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最后都将形成一把火,所以尽管现在通过汽车OTA或充电桩升级,不让电池充满以避免因为过充而形成枝晶锂(形成枝晶锂刺破隔膜造成短路,剧烈升温,造成自燃)

,而减少了一部分自燃发生的几率,但随着电池使用,以后还会不断有液态锂电池自燃发生!

2021-11-25

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