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前坐火车,有哪些难忘的体验?

坐火车最早的记忆是在一九七一年,那年我还不满七岁,随母亲回她的故乡辽阳为姥姥奔丧。那年冬天的雪特别大,西北风刮得也正猛,皑皑白雪笼盖着山区、平原和远近的城村。火车已经误点,我们在滴水成冰的车厢里,还要忍受着严寒的煎熬。也不知火车停过多少次,越过几座桥,转过几道弯,我靠在窗口,刮掉挂满车窗的冰霜,看了几千里的冰封和雪飘,真把我看得眼花缭乱。到站了,我还要帮母亲背起大包小裹,奋力夺门而出,否则就有被上车的旅客挤回车里的危险。

坐火车最生动的回忆也是在这条铁路线上,那是四年后的一个春天。风火千轮经过一昼夜的滚滚滑行,载我进入了辽北。我依在窗边,看缓坡上远连天涯的芳草青青和各色牛群。村屯更是一现即逝,总有杨柳或松柏排列于村路两边,掩映着灰墙红瓦或土墙黄顶的村舍。恍惚中,火车已经驶进铁岭站。还没等我醒过神来,就听到对面的站台传来“铿铿”的声响,一列由大连开往长春的列车相向驶进站来。那黑色的蒸汽机车重重地喘着粗气,它那雄伟而慓悍的气派,尤其是在天高云远的东北,更令人怦然心动,荡气回肠。这一情形,历时虽短,而印象很深。

坐火车真正的长途,是在一九八三年,那是高三的暑期,我去上海一游。列车穿过柳叶蔽天的长白山区,越过到处是青春麦田和绿油油菜地的东北平原,在香熟的夕照里,驶进华北平原。陌生的小站,点名般地向后退去,而铁轨却昂扬前伸。

铁路经过几次提速后,与火车又开始有了缘分,什么高速、动车、直达、特快、快速、普快、普客,都有缘在铁轨上领略。

2000年以前国内的铁路客车绝大多数还是非空调客车,也就是车窗可以打开,硬卧硬座没有空调,当然90年代以后也有了空调客车,特别是90年代后期铁路大提速之后也有一些提速的空调客车出现,但是那个时候空调车的票价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还是很贵的,所以更多人还是只有选择非空调客车出行。

90年代初几次小学暑假的时候随家人出去旅游就是坐的火车,那个时候的车厢是22型系列的客车,车厢侧面有加强筋线条,夏天坐车都是把车窗打开透气,一进隧道的时候噪声就很大,而且内燃机车牵引客车驶入较长的隧道后,烟雾就飘进了车厢。我坐火车大白天就靠着车窗看外边的风景,特别是在车站的时候也看看别的地方有些什么型号的机车和车厢,但车窗开着,有时候外面一些沙子吹进了眼睛,受不了。

22型系列的客车如今基本上已经退役了,即使一些慢车、临客使用的非空调客车也是25B型,但是图定的长途客车现在都是空调车了,尽管这几年客车刷绿给公众造成了很多误导,让大家误以为是以前的绿皮车,事实上现在看到的所谓绿皮车绝大多数都是以前红色、蓝色、白色的空调车刷绿的。

2000年以前座火车的难忘体验,有很多可以述说,在此就拿通化至青岛北的972次列车进行述说。在八七年的时侯,972次好像是1406次,车票是长方型纸张,开头是手写的始发站和到站名,然后是打印的到站里程表。从通化发车是21点50分,夏天的时候,一上车先打开窗户,当列车行驶时就能味到内燃机车喘粗气所散发的柴油味,甚至它冒出的烟都呛眼晴。在白天把头探出窗外看着飞速向后倒的景物,是一件心情非常爽的感觉,就是到目的后要尽快洗澡。那时侯长途旅行,所带食物没有现在这么丰富,拿几个自己家做的饼或熟鸡子就是好吃的了,车上的盒饭|好像是十元一份最后降到五元;来回每当列车到沟帮子站,都有上去卖沟帮子烧鸡的,20、15、10最后降到5元,其实都是骗人的,那有真正的沟帮子烧鸡!那时侯最难忘的是,每当列车到县级站时都可以把窗户打开买站台上推小车的食品。因为车只停两、三分钟,经验老到的旅客先准备好零钱,这么做是怕列车开动而损失剩余的款额;这样的交易必须是一手钱一手货,因为双方都怕,上面的怕给钱拿不到货,下面的怕给货拿不到钱。尽管如此,当列车开动后、下面的追着车跑,上面的伸着手要,还是成为那时难忘的风景线。这种风景在大站是不存在的;例如沈阳丶天津、济南,在这样的大站,因为列车停的时间长,一般旅客都是下车买。从九十年代开始吧!列车逐渐都成为封闭式车厢,同时县级市的车站卖食品的渐渐消失;在车上探头.伸手从站台上买东酉的风景也消失了。




谈谈自己的感受。

1993年,十六岁闯荡江湖,那时绿皮火车没有空调,窗户可提升,温度就靠窗户调节。那个年代,不要说舒适感,有座就是福。如果是春运,上到车就是福。

记得第一次出门,广元至宝鸡,天亮发车,天黑到达。每节车厢近三百人,现在的年轻人打死也不会相信一节车厢能装下三百人。接头处能挤三十多,厕所能挤八个,有人上车就钻进三人座下边,终点站才出来。车厢里站的人千万不要抬脚,脚一提起来难找立足之地。也可以双脚不沾车厢底板,放心,拥护你的人多,不会倒。车上卖饭的来过一次,再不敢来了。也有女人上过厕所,但厕所里的人都只是把脸转过一边,真的顾不上那么多了。至于中途上下车,多数是跳窗,站上的工作人员为了减轻站上的压力,会帮人推进窗户,使劲往里塞。那个年代,同行人多,往往会有身强力壮的打前战,开窗户的技能必须掌握,要是碰到车上的人把车窗关死,就会事先给站上工作人员一些“贿赂”,站上的人叫开窗,车上乘客一般都会开。车门实在太挤了,人多,车少,各方都有矛盾。春运加价不加车,票好买,车难上,黄牛火爆是世纪交接那几年。

说不完的辛酸事,现在的年轻人硬座是受活罪,一天一夜要崩溃,硬卧比较累,高铁有点贵。

2021-12-03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