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围绕电池充电周边有没有适合个人商家可以运营的商业机遇?

谢谢邀请,围绕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机遇可谓太多,但回收的周期过长对资金链是个考验。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衍生出的配套行业有很多,其中成本最低的是充电桩配套建设,模式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

  1. 充电桩建设的配套需要打通的第一环节是各个住宅区及商业区的物业公司,主要环节是充电桩的维保以及建设垄断,初级盈利点为停车费加电费差价盈利,支出的费用为场地使用以及物业环节的沟通。

  2. 以充电桩作为起点由点到面的扩展为新能源汽车贸易,掌握了充电桩的资源等于掌握了电动汽车入场的权限,对于经销商而言一旦与建桩公司形成合作关系销量会蒸蒸日上,这种双赢模式是中级盈利模式。

  3. 最终的盈利是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获取电动汽车维保资质,建设从销售到建桩到车险到维保的完整销售服务网络,至此盈利模式完整形成。

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初级商业模式基本如此,但发展节奏受限于所在地电动汽车的实际保有量,如保有量过前提资金投入会有相当大的压力,回收成本的过程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三年。这一行业最终一定会盈利,能否坚持到盈利而保证资金给养能持续是重点。成熟的方案已经有很多案例,感兴趣的话可以到电动汽车普及率高的一二线城市考场。


真正属于蓝海的区域并不是建桩商业模式,而是动力电池的回收。

动力电池现阶段是规定是谁生产谁回收,因为这些车企或第三方企业才有配备检测和处理电池的技术储备,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动力电池的回收一定会出现专业的第三方回收企业。

这种企业需要做的是打通各个经销商回收动力电池的环节,并且从供应商处拿到价格合理的全新电池并且进行PACK,有回收并提供新品的能力就有两个利润点,其中回收的利润点会非常乐观。

内阻加大的动力电池是新能源电力行业储能电池的理想类型,目前的储能空缺是GWh级别,只要与电力行业形成合作关系回收电池会是最理想的新能源衍生行业,当然资金量也是非常夸张的。


这两种模式围绕新能源汽车领域能够预见的蓝海,当然涉足之后是否能够盈利在于经营,谁也不能保证一定稳赚不亏,仅是建议、仅供参考。


这个很难说,新能源汽车目前还没有占据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也许还得再过若干年以后,才能具体的看到新能源汽车对社会消费带来的影响。但如果仅仅是一场能源上的转变,可能不会对汽车相关的商业模式有太大的影响,关键在于5G概念的引入,可能会对汽车行业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人的出行模式和思维模式都会被颠覆。所以,仅仅是新能源的革命改变的可能就是局限在产业转移方面,更加令人期待的应该是,随着新能源的兴起,伴随的是人工智能的开发应用,这将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巨大革命,值得期待!

2021-12-27

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