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宁愿传位给孙子也不传给燕王?

朱元璋之所以宁愿传位给孙儿朱允炆,也不愿传位给燕王朱棣,自然是其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是从维护政治稳定,以及有利于政治权力顺利交接的角度上考虑的。

朱允炆是谁啊?他可不仅仅是朱元璋的孙儿,更是先太子朱标的儿子。而朱标可是朱元璋苦心孤诣培育了多年的,既有人望且又能够平衡各种关系的,唯一的合格皇位继承人!舍此之外,再无任何皇子能够担此大任。

而朱元璋的其他几个儿子,包括燕王朱棣在内,都被授予了藩王之重爵,且均有节制一方之权柄!故而其名位相当,地位也大致相等。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无论由哪个藩王承接太子之位,都有可能引发其他人的不满,甚至有可能在朱元璋去世后,有造成政治动荡的危险,从而导致影响到明朝的政治稳定!

于是朱元璋便决定立太子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这样的政治安排倒底合不合适呢?应该说是合适的!这也是因为既然朱允炆是太子朱标之子,那么假如朱标没死,而是继承了朱元璋的皇位,则朱允炆势必会成为新太子,而末来在父死子继之后,也必将继承朱标的皇位!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捋下去,就会发现明太祖朱元璋,立长子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也是合乎情理的!

并且朱元璋的政治交接安排,也并非不成功!假如朱允炆没有因受到齐泰、黄子澄的蛊惑而急于削藩,从而激怒了燕王朱棣,并引发其为求自保而铤而走险,进而毅然起兵“清君侧”,和朝廷真刀真枪的杀将起来,并最终袭破南京夺了朱允炆皇位。而是采取徐缓削藩、有重点的削藩,避免激起藩王们过于激烈的反弹!从而既可以达到削藩的目的,而又不致于引发政治动荡,建文帝朱允炆依然可以坐稳皇位!那么谁又能指责明太祖朱元璋,立先太子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的政治交接安排是错误的呢?

结论:并不是朱元璋的政治安排有错,而是朱元璋去世后政治形势的突变,导致了朱元璋的苦心化为了泡影啊!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尽管后来朱棣篡了朱允炆的位,但是,永乐九年朱棣也立朱瞻基为皇太孙,这说明古代的立嫡不立长的传统是有一定的统治逻辑在的。

这政治逻辑就是要避免统治阶级的内讧。

两晋南北朝是一个统治阶级内讧空前激烈的时期,由于晋武帝立了白痴太子司马衷,随后就爆发了八王之乱,直接葬送了西晋王朝。

公元396年,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因为开了个玩笑被张贵妃杀死,没有来得及培养继承人,帝国政权便落入琅琊王司马道子之手,大军阀桓玄乘机火并司马道子篡位,虽然被平定,帝国的政权却又落到了另一个更厉害的权臣刘裕手里,并最终亡于刘裕之手。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被太子刘劭弑杀,武陵王刘骏起兵杀死刘劭,随即刘氏皇族陷入反复内讧,刘骏的儿子对叔叔们大开杀戒,皇叔刘彧被迫杀死无道的前废帝刘子业,是为宋明帝,明帝好猜忌,宋文帝剩下的12个儿子被他杀得差不多,剩下的皇叔刘休范,宗室刘景素又被他的儿子后废帝刘昱杀了,最终刘昱被镇压刘休范,刘景素起家而掌握兵权的大将萧道成杀死,在内讧中基本死绝了的南宋宗室根本无力阻挡萧道成篡位。

南齐武帝萧赜的儿子文惠太子萧长懋在永明十一年病死,身体已经不好的齐武帝来不及培养继承人,仓促之下立萧昭业为皇太孙,齐武帝死后,萧昭业耽于酒色,辅政大臣西昌侯萧鸾乘机篡权,是为齐明帝,明帝继位后很快把齐武帝的子孙杀得干干净净,导致南齐的统治集团受到很大削弱,齐武帝死后大将张敬儿,陈显达先后起兵造反,南齐很快亡在内战中崛起的梁武帝萧衍之手。

梁武帝萧衍在公元531年儿子昭明太子萧统去世后就没有立皇太子,几个儿子在老爹被侯景围困后不仅不出力救援梁武帝,反而开始作壁上观,在武帝死后自相残杀,南梁朝廷最终亡于平定侯景起家的权臣陈霸先之手。

纵观南朝历史,就是统治家族在一次次内讧中自我覆灭的历史,所以,历史教训告诉朱元璋和朱棣,如果废了立嫡不立长的传统,或者没有成年的能够完全掌控帝国的继承人,帝国势必陷入混乱。如果自己的其他庶子能做皇帝,那么他死后他的庶子们同样可以为了争夺皇位大打出手,权力传承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势必大打折扣。

而且,在叔侄之间,兄弟之间为了争夺帝位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更可怕的后果是军权的分散,在内战中难免有立下赫赫战功掌握一定兵权的将领上位,这就意味着皇帝谁都能做,不仅自家人能做,外人也能做。到那个时候,自己在宗庙的血食就保不住了。

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铁腕帝王,他深知继承顺序紊乱的恶果,在他年富力强,还有一定精力的时候就开始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为了维护皇权继承的神圣与合法性,杜绝其他宗室王爷的觊觎之心,杜绝宗室内战的可能,在皇太子早逝之后他选择了立皇太孙。但是历史留给他的时间不多,洪武二十五年朱允炆立为皇太孙,不到六年后朱元璋去世,而朱允炆只有二十一岁,如果朱元璋能再多活几年,可能就不会爆发靖难之役,朱允炆的统治也就能维系下去。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朱元璋因为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而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继承他的皇位。

这种隔代传位给朱元璋的其他儿子带来许多不满,叔叔被侄子管着,很多人就不服,特别是燕王朱棣,他在北方拥兵自重,不把朱允炆放在眼里。终于,在朱允炆的削藩压力下,朱棣暴发了靖难之役。

很多人会想,既然朱标死了,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直接传给朱棣?

其实这种想法也只是在靖难之后才会产生,如果造反的不是朱棣,而是周王朱橚呢?大家是否又会问,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橚?

按照明朝的嫡长继承制度,皇位是要传给嫡长子的,朱标是1392年病逝,朱棣是1380年前往燕京就藩,此时的朱棣就是一个地方藩王,如果朱元璋召他回来做皇帝,其他地方藩王肯定会乱。都是藩王,凭什么就选他做皇帝?

嫡长子继承制度早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所谓的嫡长子就是正室所生的长子,而其他不是正室,比如妾,或者是奴婢、丫鬟之类的,就算生的是长子,但也不是嫡子,所以不享受嫡长子的继承权。

嫡长子一旦确立后,他所传下来的世世代代就是大宗地位,其他庶子则是小宗。这个问题在明朝嘉靖时期就出现过,当时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因为没有生下子嗣,不能以“父死子继”的方式传位,只能采取“兄终弟及”的方法,把朱厚熜接进皇帝继承皇位,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登基后,因为他不属于皇帝嫡长子那一系的人,算是小宗,如今他做了皇帝,这是“小宗入大宗”,为此他做了许多工作,比如将朱棣的庙号从明成宗改成明成祖,还有闹出了大礼仪事件,这样做都只是为了给自己争取一个“名分”。

因此,就算朱标死了,朱元璋也不可能把皇位传给朱棣,因为这不合规矩!

结束语

有些人还认为,朱元璋喜欢朱棣,觉得朱棣与自己很像,甚至也有想过把皇位传给朱棣。其实这些都是谣传,朱棣不是长子,而是第四个儿子,凭什么要把皇位给他?就算长子朱标没了,朱棣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呢!

另外,朱元璋也没有表现出对朱棣的偏爱。长子朱标留在身边做为诸君,次子朱樉就藩于安徽凤阳,这可是朱元璋的老家,把次子封在这里,绝对比朱棣安排的位置好。朱棣分到了北平,在当时可是苦寒之地。

所以不管是从祖宗规矩,还是从朱元璋自己的私心来看,都不可能把皇位传给朱棣。大家觉得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2022-03-18

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