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沿着一条主线推进,否则会让你眼花缭乱不知所云。想来想去,最合适的主线就是枪械的演变。
在枪械出现之前,人类主要用的是冷兵器,冷兵器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近身劈刺武器,另一种是远程抛掷武器。这一阶段武器发挥的是“人体生物能放大器”的作用,而火器出现之后,能量转换的流程中就引入了化学能。你问的是“近现代”,所以我们从火绳枪开始说起。
火绳枪样子像枪,但是本质上就是根铁管,里面先装上火药,再装上子弹(中间还会有垫片),然后把火药点燃,击发。
点燃火药的工具就是火绳。
火绳是一根棉质的绳子,事先用化学制剂进行处理,所以燃烧得特别慢,大概一个小时燃烧一到两厘米。在战场上,手拿火绳吹一下,点燃火药,打一枪;清理枪管,再装火药,再打一枪,大概两三分钟可以打一枪,虽然效率很低,但是当时在战场上,那也是一件利器。
火绳枪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射程远;第二,它不需要那些膀大腰圆的人当士兵,这样征兵的范围就会扩大,一些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年纪比较大的人也可以上战场杀敌。
但是毕竟火绳的保存和使用还是太麻烦,所以后来,在西方钟表工艺的助力下,火绳枪退出战场,燧发枪出场了。
早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的机械工艺就比较发达,特别体现在钟表的传动机构上,而这种机构稍加改造,在其齿轮传动系统上装上燧石,再安装在枪上,用扣扳机的方式来激发火星,就能点燃火药,这个效率就比使用火绳高多了。
从燧发枪出现起,中西两种军事方式的差距就开始真正拉开了。我们中国人一般以为,中西在军事上的碰撞发生在1840的年鸦片战争,其实早在乾隆时期的清缅战争中就已经有过碰撞了。缅甸人跟当时的东印度公司做生意,欧洲人已经开始把燧发枪卖给缅甸人了,所以清朝在清缅战争当中碰了一鼻子灰,但最后还是勉强得到了一个合约。
书归正传。燧发枪出现之后,整个战场的画风开始变得很华美:士兵们穿着华丽的军服,迈着整齐的步伐,不紧不慢地往前走,还有军鼓伴奏。当敌人出现在射程之内时,瞄准,开枪,然后退到后排去,后排的士兵已经装填完毕,他们补上来,再瞄准,开枪,同时,指挥官在一旁喊着各种口令,让大家动作整齐划一。如果有人倒下,旁边的战友就填补上他的位置,今天有人给这种战术起外号叫做“排队枪毙”。到此为止,都是前膛枪的时代。
后来,枪支又发生了演进,进入了后膛枪的时代。1835年,一个名叫德莱塞的普鲁士人发明了后膛枪,其配备的子弹可以从后膛装填,而且是火药弹头一体化,用撞针来击发。后膛装填有什么好处呢?至少有三点。第一,密封更好,射击烟雾少;第二,装填速度更快;第三,士兵终于可以卧倒作战了。虽然这个技术发明得比较早,但真正成熟起来应该是以1866年毛瑟步枪装备普鲁士军队为标志。
同时,伴随着后膛枪的发明,膛线技术也诞生了,于是便有了来复枪。来复枪技术,在毛瑟步枪身上被集成应用,毛瑟步枪既是后膛枪,又是来复枪。普鲁士人研发出毛瑟步枪之后,长期秘而不宣,作为一个重大的国家机密来保守,直到这杆枪可以大规模准备普鲁士军队后,才把它开上战场,而且一上战场,就遇到了一场恶战——普奥战争,这是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一场战争,也是德国统一战争的一部分。这场战争,奥地利的枪支水平是上两个版本的前装滑膛枪,所以基乎是被使用毛瑟步枪的普鲁士军队降维打击。普奥战争只打了七个星期,奥地利军队就被普鲁士军队迅速击垮。
再往后,机枪登场了。
最早发明机枪的是一个美国人,叫加特林,他发明的年份是1861年。加特林机枪几乎是自动的,但还是需要手摇和人工续弹。到了1883年,另外一位美国人马克沁,又发明了著名的马克沁机枪。这种机枪的机械性能更好,它无需人为辅助,可以实现全自动射击,原理是用上一颗子弹打出去的后坐力,把下一颗子弹自动压进膛里。
马克沁机枪的体型更小,重量更轻,冷却效果更好,可问题是,在被发明之后,它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因为那个时代没有大的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没有战争;欧洲更是如此,在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将近半个世纪没有战争。更重要的是,当时很多欧洲军官觉得用机枪疯狂地射杀对手很不道德。
那什么时候用机枪呢?就是欧洲人觉得没有什么道德压力的时候,说白了,就是对付第三世界——欧洲殖民地的时候用机枪。
这里举两个例子:19世纪下半叶,非洲苏丹爆发了马赫迪大起义,是反对英国殖民者的,结果一场战斗下来,英国人只用了六挺机枪,就直接射杀了对方一万一千多人;另一个例子是关于我们中国的,当年义和团在攻击北京东交民巷时,东交民巷里面只有几百个外国士兵,而且没有什么坚固的工事,但他们手里有三挺机枪,结果人数占优的义和团生就没打下来。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机枪开始普遍装备西方主要国家的军队。但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人们才真的见识了机枪的厉害。这个方面,最吃亏的是英国人和法国人。
法国当时的统帅叫霞飞,他一直坚持说法国军队的特征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从来没有防守策略。但是在面对机枪的时候,进攻进攻再进攻,就等于自杀自杀再自杀。
英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是吃够了机枪的苦头,因为对手德国人特别重视机枪。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当中,德国人在四十公里的战线上摆开了机枪阵,向对面英国的十几个师进行扫射,一天下来,让英国人伤亡六万多。随着战争的持续扩大,英国不仅损失了大量的人命,它的社会结构甚至都被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英国人都是贵族当军官,而这些军官为了维护荣誉,冲锋陷阵都在前面。但是,在前面等待他们的却是机枪,所以很多贵族都死在了战场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就再也不是一个贵族社会了。
后来为了突破德国人的机枪防线,英国人发明并使用了坦克,而当时坦克的主要武器除了火炮,就是机枪。
再往后,无非就是以机枪原理为基础的各种自动火器不断被搬上各种现代化的载具平台,推动着战争模式不断演进。这就是我为你梳理的
近现代武器装备演变主线。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现代武器和近代武器最大的区别就是
第一枪支开始变得无枪托。虽然枪托是在近战是强大的攻击方式但是它也有缺点体积太大而且在狭小空间中很难实展。可是近些年来争斗在城市、港口、客机,枪托在实战中已经不适用了。
第二武器高科技化,弹药的杀伤力持续提高,所以可以适当的减小口径大小,芯片微处理器等被大量的应用于单兵作战。
第三特种作战的重要。曾经特种作战因为各种补给品通讯不便等原因所以没有太大价值。
但是现在电子物品体积缩小、食品保存技术的出现使特种作战由于这些武器的变化变得地位提升。
第四武器大规模隐身技术。自从1997年F-117夜莺战机应用隐身技术后几十年的时间隐身技术应用到了军事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