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观致汽车发展不是很好?

2017年年底,已经在国内汽车市场摸爬滚打十年的观致已经负债累累、濒临破产。宝能的入主也让奇瑞不再是观致的最大东家。随着一年的运营,观致这个品牌无论是销量还是亏损似乎都有所回暖,特别是在目前国内的车市寒冬下,观致颇有逆袭的势头。但这是否就意味着观致已经高枕无忧呢?

宝能入主观致,销量得到突破

自宝能于2017年入主以后,观致汽车便从由原先50%:50%的奇瑞汽车和以色列量子公司控股变成宝能51%:奇瑞25%:量子24%分别持有的公司。这也意味着最大的东家已经成为宝能公司。这次收购原本并不被业界看好 因为彼时的观致已经奄奄一息,似乎成为了一块烫手山芋。

随着2018年一年的经营,财报显示2018年前9个月,观致汽车的总体销量高达48100台。虽然放眼整个汽车市场来看,这个销量并不算高,但却是观致有史以来销量的最高记录。而且这种意料之外的表现,与目前所谓的车市寒冬形成了鲜明对比。看上去,观致已经暂时远离了破产的边缘,但这就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亏损虽然下降,仍旧入不敷出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以2014年的观致单车亏损来看,平均亏损为1.47万元,到2015年这一数字增加到1.51万元,2016年为2.2万元,2017年为2.6万元。但到了2018年,前三季度平均单车亏损为1.38万元,这一数字虽然得以下降,但就整体来看,观致还是没能扭亏为盈。

运营与销售成本的居高不下和销量的有限提升,仍旧制约着观致的发展。对于这点微弱的挽回来看,连续31个季度的亏损似乎更能说明问题。入不敷出的局面使得观致在研发投入上捉襟见肘,甚至于已经许久没有新产品问世,现有产品的逐渐老化正在成为观致继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隐患。

急需开辟产品,未来任重道远

对于观致而言,减小单车亏损、扩大产品销量并降低成本是正确的。但与此同时,面对逐渐落后的产品,新产品的研发也是相当迫切。比起早年观致产品标榜的正向研发和高安全性,如果要想再度延续品牌定位那就需要大量投入,至于后续产品如何还需市场检验。

即便今年观致销量已经得以回暖,单车亏损也有所下降,但观致还是没有脱离连续多季度亏损的泥塘,观致的未来,还是任重而道远。

总结:随着宝能的入主,观致一年的逆袭成绩有目共睹,整体趋势已经有了很大反转。只是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里,观致想要获得大众认可并实现盈利,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在依靠东家的同时,观致如何实现自身的救赎和独立,才是真正值得业界期待的部分!

观致汽车是中国奇瑞汽车公司与以色列集团,对半出资共建的汽车,成立于2007年,生产地在奇瑞常熟基地,汇集国际高端团队,以卓越品质和精湛制造,打造国产精品乘用车。

然而上市以来,叫好不叫卖,2017年几个车型总销量2万余辆,月销量2000多辆,相对于其他国产主流品牌汽车,销量差距不是一点点,好几个厂家,一个型号的月销量就比观致一年的总和还多。

是什么原因让观致销量低迷,质量?价格?品牌?销售?

我个人认为,观致汽车品质在国产车里属级别,零部件高品质采购,国际标准的生产管理和工艺,保证了质量的高标准。但是品牌的积淀还远远不够,消费者并不认可,所以价格的偏高,加上销售政策没有顺应市场,导致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

牌是好牌,就看打牌者怎么打。希望决策者抓住机会,让好品质汽车有好发展。

谢谢邀请!

因为中国消费者都有名牌,明星的情结 ,对“成名已久”或者有点名气的品牌独终大有人在,而对观致这样一个新品牌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中得到信任,这个过程叫公众认知,也许过程很漫长,而观致汽车应强化自己的优势,积极创造品牌形象,让公众在实际中认知,祝观致汽车好运。

谢邀。

汽车方面的问题不是很了解,既然收到邀请,就仅针对问题,说下自己一点小小的看法。

首先,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奇怪,什么样算发展起来?什么样算发展不起来?如果每个品牌都像神车一样的销量,一样的知名度,那就不存在“神车”这个词了。

其次,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发展计划,我只能说观致这个品牌知名度不是特别高,销量也不是很大,对它的发展计划不甚了解,也就无从评价其发展状态。但无论什么品牌,保证品质,迎合市场,做大多数人认可的产品是不会错的。

最后,这个问题还是请汽车方面的达人们来回答吧!

谢邀。据查,观致汽车2017年的全年总销量为24188台,平均到月就是两千多一点,作为一个大众化品牌,这个销量实在是拿不出手。销量过低导致观致汽车多年亏损。

观致至今始终坚持自己是一个高端品牌,产品定价过高,高冷的产品价格也导致观致汽车没有及时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加上观致的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本身就很低,所以,观致汽车发展起来难度很大!

2021-11-06

20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