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会重走国产汽车的老路吗?弯道超车能否实现?

目前国产车销量仍然没有超过同类型的合资车,主力车型以中低端车型居多,其特点是性价比高!

但是如果没有国产车的努力,合资车价格也不会降下来。捷达桑塔纳之类的车还要十几万才能买到。在今天这个价格可以买一辆中级车了!而且现在存在一个现象:国产车价格越来越高,合资车价格逐渐走低。主要原因是国产车开始逐步走中高端路线,例如设计研发不在山寨借鉴,开始请豪车设计师来操刀。这样研发费用高了很多,而提高产品品质必须要在原材料上面下功夫。不同供货商质量不一样,价格也是不一样的,国产车逐步走上全世界采购零部件的路线,当然发动机多数是自己研发制造的,还差一点火候。可以看到比亚迪的汽车,售价超过20万也有人买了,长城也推出了wey,吉利推出了领克,传祺推出GS8,这些都是国产车进步的典型!

而那些喊着弯路超车口号的车企,想要在电动汽车上赶超英美,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现实往往很骨感!

电动汽车诞生一百多年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发展起来。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因为有了政策扶持,发展的如火如荼。甚至国外很多汽车品牌来主动与小厂来谈合作造电动车。难道真的是国内电动车技术无敌了吗?非也,还是政策的原因!

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在中国境内 传统 能源乘用 车年产量或 进 口量 大于 5万辆的乘用车企业,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的年度比 例要求 。

也就是说燃油车辆生产的越多,其电动汽车也要生产的更多才好。而对于大众汽车,国内两个合资大众短时间内不可能生产出来那么多的新能源汽车,而找江淮合作是最明智的选择!可以看出来大众找江淮合作新能源汽车根本不是图你的技术,而是要你代工而已!

国内的电动汽车,除了比亚迪凭借542技术彻底翻身走在行业前端,但是其混动技术只是突出了性能,混动能耗则不是十分理想。

走在前端的比亚迪都是如此,其他厂家更不会好到哪里去!而且新能源汽车门槛特别低,连互联网公司都开始造车了!随便拿个PPT就可以拉投资,吵概念,各种吵。而中国市场营销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就是炒作!各行各业都在炒作概念!一个纳米技术几乎所有行业都在用,连卖袜子的都说自己的产品采用的纳米技术!随便找出一个发光点,拼命炒作宣传,虫草、玛卡、各种保健品口服液等都是炒作各种概念!于是大家都在炒概念,忽悠人,真正埋头干技术的越来越少,都在搞短平快!

随着补贴的下滑,某些靠补贴过日子的车企利润也大幅度下滑,未来补贴全面取消之日某些车企将负债累累。

如同温室内的花朵,经历不起风吹雨打!而就目前的电池技术来讲,短时间难以有太大的突破,这也导致电动车在短时间内难以全面取代燃油车,而目前电动车的制造难度并不大。方案都可以买到,电池电机都可以买到。传统汽车厂家如果转型电动汽车丝毫不费力气!届时合资和国产的区别仍然和现在的区别一样!汽车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你电池大马力足就能做好的!

谢邀!

从目前的自主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来看,我个人觉得发展前景、发展实力都要比国产燃油车要好。

现在在世界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虽然是一个大趋势,但是大家都是刚起步不久,不存在燃油车那样的大差距。只要自主新能源汽车把造车工艺提高,我相信还是很有实力进入世界第一梯队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点击头像关注我、了解更多汽车资讯!

先抛出我的结论,有很大的概率电动车也会和之前的各类大跃进式政策一样以失败而告终。

至于我的论据:等点赞的超过了十个再来补充吧,写答案真没动力。。

我回来啦,汽车板块一点都不火,希望大家帮我涨涨人气。

既然说的是大的政策方面,那么让我们先看看国内到底有那些政策正在鼓励整个和行业向电动车发展的。

首先是国务院纲领性文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无论怎么说,此份文件代表着中国最高层(中南海政治局)对于汽车行业的规划和指导,无论喜不喜欢,这个文件都是中国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凝结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智慧的结晶,肯定也有一大批人做了充分的研究之后,做出来的文件。

从这个文件签署当天开始,之后一直到2020年,所有的有关部门,都是在这个文件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的。这个东西咨询公司,各个汽车公司的战略部门,各个投行的汽车行业分析师都已经反复研读过很多次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国家定得技术路线:

(一)技术路线。

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可以清晰地看到,纯电动和phev,是这个阶段唯一的两个需要重点推进的产品,另外两个可以生存的产品是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和节能汽车,大家这几年的一系列政策,会不会发现所有的政策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制定的,国内目前的发动机小排量增压化,排量税的调节,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最近的企业平均油耗管理等,都是为了推进这四个产品而做的。

为什么大众这么牛逼,说不准一汽在这个纲领性文件的起草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然后大众系在08年就开始布局了小型化增压化的动力总成,排量从一开始就卡死了1.6升,貌似未卜先知的知道,多几年后一些列政策都是卡着1.6排量的红线来给政策的。

接着我们来看看主要的目标:

(二)主要目标。

1.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2.燃料经济性显著改善。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

可以见得,2012年政策起草者认为2015年新能源车要达到50W的产销量,当然看起来,现在这个目标已经不可能实现的,最近的新闻如下:

根据权威统计,截至2015年9月底,我国已经累计生产推广新能源汽车27.4万辆。其中,2013年生产1.7万辆,与前四年产量总和相当;2014年生产8.4万辆,同比增长4倍。今年前三季度生产15.6万辆,同比增长3倍,继续保持强势增长。

“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的累计产销量可能达到35万-37万辆左右。”万帮新能源集团董事长邵丹薇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明年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销量肯定会比2015年翻番,达到50万辆左右。

之前的2014年,新能源车的推广好像算到各级政府的政绩里面去,结果好多城市最后落得个零推广的命运,今年以来,国务院有点坐不住了,听说推广数量与年底考核已经挂钩了,所以今年销量大增,但是50W这个目标是铁定完不成了。而2020年累计产销量达到500W台,按照现在这个情况,即使把低速电动车都算上,也不可能完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012-2020的新能源产业正在至少在数量上来说,已经是失败了。

之前说过,所有部委出的文件,都是根据这个大纲来的,现在国内与汽车工业有密切联系的部门有工信部,环保部,发改委等。(排名分先后,所谓财政部和科技部等都没有话语权的)

之后是大家最息息相关的补贴政策,首先是电动车补助标准如下表:

此表是中央财政补贴标准,另外地方财政还有一部分补贴金额,一般来说是和国家补贴1:1的关系,上海甚至能拿到国家,市级和区的三级补贴,所以目前比亚迪纯电动车可以获得十万以上的补贴。

但是,大家可以看到的是,未来这几年的补贴退坡的太吓人了,之后锂电池到底能降价到多少说不好,2020年之后补贴政策会不会延续下去,所以大部分合资厂目前都没有大规模量产新能源车。

购置税政策:众所周知的从十一开始,1.6升以下排量的车,能获得购置税减半的优惠,其实有个很低调的消息大家不一定知道,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从来都是免购置税和车船税的,这个政策都执行好多年了,2020年之后估计会一直执行下去。

牌照政策:在所有的限牌城市,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和PHEV),牌照都是零成本获得的,无论是摇号还是直接拿,都很充裕,不同的地方是,北京出于某种原因(地方保护主义等),只对于纯电动车放开了牌照,所以帝都人民很悲催的买不到比亚迪秦。不得不说这个政策才是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最主要推动力,在上海,一个牌子就已经值9W了,免费送一个牌照的话,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说,有一辆车瞬间变成了可以实现的梦想了。

充电桩:连技术标准都还没出来,实际上的大规模上量推广还得一两年,现在也不太好评估。

企业平均油耗:这个是目前各个公司最为头疼的东西,2020年达到5L,2025年达到4L,如果真的认真执行,要死一大片自主品牌,甚至连技术稍微薄弱一点的国外品牌都有危险。

新能源车积分:学加州的积分模式,前几年特斯拉光靠卖积分都能赚到钱,不过貌似这个玩意儿2020年之前是搞不出来。

—————————————————分割线—————————————————

政策先写这么多,以后想起了别的再写,接下来说为什么弯道超不了车。

即使是外道超车,也是先由一两个行业领先的自主品牌首先实现突破,然后才能超车,所以得先从公司着手来分析哪一些龙头企业有超车的希望。

2021-11-07

202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