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雀巢营收超阿里+腾讯+百度+茅台+网易+携程2017总和为什么这么猛?

近段时间在微博上面有个冷知识刷屏了,是关于雀巢公司的,具体的内容是2018财报出炉,雀巢2017年营收6201亿元,超过同年阿里+腾讯+百度+茅台+网易+携程的营收总和,给我的感觉是为了吹捧雀巢而故意找出的数据,雀巢作为快消领域的巨头企业,营业收入金额巨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净利润等重要指标方面就有点相形见绌了,这也是只对比营业收入的根本原因所在。

雀巢公司

雀巢公司为世界500强企业,始于1867年,总部在瑞士日内瓦,是其国内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第二的巨无霸企业,仅次于嘉能可。目前雀巢的主要市场分布在中国以及北美,在国内耳熟能详的星巴克、太太乐、银鹭、徐福记等都是其旗下产业,快消领域的霸主地位愈发稳固。

即便单纯的从奶制品行业来看,雀巢也是世界排名第一的企业,连我们的伊利也只能排名世界第九、亚洲第一,更别说雀巢的领域涉猎广泛,营业收入肯定是无比巨大的,而且雀巢的本土化战略做的相当成功,在不改名的情况下收购了世界各国许多知名企业,尤其是在中国很多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早就是雀巢的旗下产业了,“隐形”战略开展的如火如荼。在快消领域营业收入方面,排名第一的雀巢几乎是排名第二的百事可乐两倍之多!

在未来,雀巢的全球化战略还会继续稳步的推进,但是受限于快消领域的利润比较低,营业收入高并不等同于净利润高,未来雀巢的发展仍旧是任重而道远,我们国内的企业也要向其学习,将自己的品牌推广到全球,高质量高效率的做大做强!

有的时候,名气高不代表什么都高,手机界的一代王者诺基亚不也风光一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终不也只落得被收购的下场?

根据2018财报,雀巢公司的营收达到人民币6201亿元,超过阿里+腾讯+百度+茅台+网易+携程2017年营收的总和。

单拿出营业收入来说,雀巢完全可以对大部分知名企业说,在座的都是-小弟。

为什么很多人感受不到?这是因为雀巢不单单是我们所熟知的速溶咖啡品牌,收购了很多国内外知名品牌,比如你在中国看到徐福记(糖果)、银鹭(八宝粥、花生牛奶)、太太乐(鸡精、浓汤宝)、豪吉(鸡精)这些品牌现在都属于雀巢旗下,但是雀巢很低调,在完成并购之后并没有把雀巢品牌强加于这些公司,所以你感觉不到。

雀巢旗下,至少有一下这些

1、咖啡:雀巢咖啡 、速溶咖啡、胶囊咖啡;

2、饮品:雀巢果维、雀巢美禄、雀巢冰爽茶;

3、饮用水:雀巢优活饮用水、波兰天然矿泉水;

4、巧克力和糖果:雀巢脆脆鲨、奇巧、宝路薄荷糖等;

5、冰淇淋:雀巢冰淇淋、五羊牌雪糕。;

6、烹调产品:美极、豪吉、太太乐;

7、谷物食品:雀巢优麦;

8、保健营养品:佳膳

9、奶粉:雀巢成长奶粉、雀巢全脂奶粉

10、婴儿食品:嘉宝、能恩

可别小瞧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快消品行业,单拿出一个来,销售额都很惊人

上述品牌,在2016年就是先销售额超10亿美金。

而我们来看题目说的,阿里+腾讯+百度+茅台+网易+携程,看起来挺唬人,但是如果我们来具体看看财报数据,腾讯2017财年营收2377.6亿元、2017财年阿里巴巴营收1582亿元,百度2017年全年营收828亿元,茅台2017年全年营收582.亿,网易2017年全年营收541亿,携程2017年全年营收268亿,也就是说除了腾讯和阿里营收破千亿,其他的都像来凑数的。

所以我认为,雀巢营收超这6家大企业,主要是借助了快消行业的东风,以及集团作战。

这个有题有点大牌们相互提携、相互照射的意思,在强者里面分高下,其实并不丢份。

雀巢为什么这么猛?就因为它是全球食品饮料行业的领军者。民以食为天,食品饮料行业创造出的奇迹,有时超越出我们的想象,有市场的需要当然有财富膨胀的可能。以前就注意到了两个现象:一个是,福建首富是达利食品的许世辉家庭,达利食品自从在港上市后,许世辉牢牢占据着这一席次,在闽系地产全国有名的情形下,这个现象实际上反证了民生产业的价值度;另一个是,曾经一直关注的银鹭品牌,易手到了雀巢,这个起家于福建厦门的品牌,在八宝粥方面是有相当的知名度的,这说明资本还是关注食品饮料这个领域,投资的风口并不都是互联网产业。

其实,雀巢是一家比较有意思的公司:出身小国,却营收体量庞大;聚焦食品饮料,却品牌数量居全球前列;最重要的一点,它是真正的百年企业,而且比一百年还多了许多。其实,从这里面就可以品味出点雀巢强大的因子:百年企业带来的优秀公司文化,以及数量庞大的优质品牌矩阵。

雀巢创立于1867年,那是个很久远的年代。雀巢总部在瑞士日内瓦,国家虽然小,知名企业却很多,在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瑞士公司占了14个,雀巢在瑞士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二。此外,雀巢在行业内也是战绩显耀,连续三年居于全球食品饮料100强榜首,这是连低调也低调不起来的实力。

这里提一下雀巢的品牌矩阵,首先是11个战略品牌,其次是超过8000个的子品牌。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其资本加持或技术创新,甚而市场突进,其最终目标都是打造一个全球性的价值品牌。品牌代表着消费者的信任与信心,这是个需要时间来验证、来浸润的东西。

实际上,这几年因为全球经济景气度弱带来的市场不振,也给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及雀巢带来不小的压力、不小的麻烦。不过,虽然大象倒地后难以站起,但大象面对困境显然相较小蚂蚁更具反冲锋的可能。

雀巢公司2018年的业绩非常亮眼,可以说出现了三英战吕布的局面,雀巢2018年的财报营收达到人民币6201亿元,相当于阿里+腾讯+百度+茅台+网易+携程+今日头条这7家公司。

雀巢公司之所以会取得这样亮眼的成绩,主要是由于公司战略的调整。以前雀巢公司给我们更多的印象是并购和奔跑,也就是通过企业并购,快速的扩张业务,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营收阶段。

但这种快速的业务扩张,一开始还很奏效,但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雀巢公司也遇到了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业务规模越来越大,但整体又营收就能下降。

2017年,雀巢经历了“二十余年来增长最疲软的一年”。数据显示,2017年,雀巢营收同比增长仅0.4%;净利润同比下降15.8%,糖果和半成品食品业务增长缓慢。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雀巢在中国的业绩便持续走低,乃至拖累到集团的整体业绩。雀巢2016年的半年报更是被彭博社评论为“2009年以来增长最慢的一份半年报”。

在痛定思痛之后,雀巢公司开始了艰难的转型,表示要将雀巢这间从19世纪80年代诞生起就以牛奶巧克力品类为主打产品的老牌食品企业的业务重心,从目前的“垃圾食品及含糖食品”中剥离,转向“营养、健康和保健类产品”。

雀巢时任董事长包必达预见到全球对健康和营养产品需求的激增,并决定将雀巢从一家靠即时婴儿食品和速溶咖啡起家的老牌欧洲公司,转型为一个健康、营养、高科技和个性化饮食的倡导者。 随后,雀巢对以往收购模式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并加大了在营养品领域的研发投入。在雀巢内部,营养品业务开始升级为一个独立的完整部门;公司每年近6亿美元的研发费用中,有五分之一用于营养食品的开发,遍布全球的3500名研发人员负责营养品从口味到包装的定制化服务。

这种转型思路,也终于落实在中国市场上。用一句网络用语来形容,“虽迟但到”。可以说雀巢公司能够创造如此好的业绩,跟其转型升级有很大的关系,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无论是做什么事,一旦遇到瓶颈,一定要力求突破和转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2021-11-25

2021-11-25